《中秋望月》
时间: 2025-01-11 17:43: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中秋望月 王令 〔宋代〕
月形何完完,秋静气弥放。 玉轮困瑕纇,投掷去天仗。 前无衡轭施,凭谁挽能上。 回旋天地周,驰骋固已壮。 古今磨不磷,刚耿固可谅。 予欲假之游,自投上穷亢。 东折扶桑枝,西塞昧谷旷。 天机与回斡,日驭纵休畅。 苟留扬辉中,无复颠恻怅。 是谋敢吾专,行矣天帝访。 传闻天路艰,蹉蹶就沦丧。 帝居深九阍,有谒未易傍。 鬼神喜阴暗,陈列忌忠亮。 进知自致艰,退使斯谋妄。 回头暮堂上,萤爝光相望。
白话文翻译:
月亮形状多么完美,秋夜宁静气息更加放逸。 玉轮般的月亮似乎困于瑕疵,被投掷离开天庭。 前方没有衡轭可以施展,依靠谁的力量能够上升。 月亮在天空中回旋,驰骋于天地之间,确实壮观。 无论古今,磨砺不损其光辉,刚直耿介本可理解。 我想要借月游历,自我投身于高远之地。 向东折断扶桑树枝,向西堵塞幽暗的山谷。 天机与回旋,日驭纵情畅游。 如果能留在光辉之中,不再有颠沛流离的忧愁。 这样的谋划岂敢独断,我将去拜访天帝。 听说天路艰难,一旦失误就会沦丧。 天帝居于深邃的九重门,有事求见不易接近。 鬼神喜欢阴暗,陈列之物忌讳忠直明亮。 前进知道自取艰难,后退则使这谋划变得荒谬。 回头看暮色中的堂上,萤火虫的光芒相互辉映。
注释:
字词注释:
- 完完:完整无缺。
- 弥放:更加放逸。
- 玉轮:比喻月亮。
- 瑕纇:瑕疵。
- 天仗:天庭的仪仗。
- 衡轭:车辕前端的横木和轭,此处比喻束缚。
- 磨不磷:磨砺不损。
- 刚耿:刚直耿介。
- 扶桑:神话中的树木,太阳升起的地方。
- 昧谷:幽暗的山谷。
- 天机:天命,天意。
- 回斡:回旋运转。
- 日驭:太阳的驾驭者。
- 颠恻:颠沛流离的忧愁。
- 九阍:九重门,指天帝的居所。
- 萤爝:萤火虫的光芒。
典故解析:
- 扶桑枝:出自《山海经》,扶桑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树枝象征着东方。
- 昧谷:出自《尚书·禹贡》,指西方幽暗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此诗创作于中秋之夜,诗人仰望明月,抒发对高远理想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佳节,诗人借月抒怀,表达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望月为题,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诗中“月形何完完,秋静气弥放”描绘了月亮的完美和秋夜的宁静,而“玉轮困瑕纇,投掷去天仗”则隐喻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东折扶桑枝,西塞昧谷旷”等,展现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中秋望月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形何完完,秋静气弥放。
- 描绘月亮的完美和秋夜的宁静。
- 玉轮困瑕纇,投掷去天仗。
- 隐喻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
- 前无衡轭施,凭谁挽能上。
- 表达了对束缚的反抗和对上升的渴望。
- 回旋天地周,驰骋固已壮。
- 描绘月亮在天空中回旋的壮观景象。
- 古今磨不磷,刚耿固可谅。
- 表达了对刚直耿介品质的赞赏。
- 予欲假之游,自投上穷亢。
- 表达了诗人借月游历的愿望。
- 东折扶桑枝,西塞昧谷旷。
- 运用典故,表达了对东方和西方的向往。
- 天机与回斡,日驭纵休畅。
- 描绘天命和日驭的自由畅游。
- 苟留扬辉中,无复颠恻怅。
- 表达了留在光辉中的愿望。
- 是谋敢吾专,行矣天帝访。
- 表达了诗人对天帝的拜访。
- 传闻天路艰,蹉蹶就沦丧。
- 表达了对天路艰难的担忧。
- 帝居深九阍,有谒未易傍。
- 描绘天帝居所的深邃和难以接近。
- 鬼神喜阴暗,陈列忌忠亮。
- 表达了对阴暗和忠亮的看法。
- 进知自致艰,退使斯谋妄。
- 表达了对前进和后退的思考。
- 回头暮堂上,萤爝光相望。
- 描绘了回头看到的萤火虫光芒。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轮困瑕纇”将月亮比作玉轮。
- 拟人:如“回旋天地周”将月亮拟人化。
- 对仗:如“东折扶桑枝,西塞昧谷旷”。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诗中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以及对刚直耿介品质的赞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高远理想和自由。
- 玉轮:比喻月亮,象征完美。
- 扶桑枝:象征东方和希望。
- 昧谷:象征西方和幽暗。
- 天机:象征天命和天意。
- 日驭:象征太阳的驾驭者。
- 九阍:象征天帝的居所。
- 萤爝:象征微弱的光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玉轮困瑕纇”中的“玉轮”比喻什么?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D. 地球
- 诗中“东折扶桑枝”中的“扶桑”出自哪里? A. 《山海经》 B. 《尚书》 C. 《诗经》 D. 《周易》
- 诗中“帝居深九阍”中的“九阍”象征什么? A. 天帝的居所 B. 地狱 C. 人间 D. 海洋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王令的《中秋望月》都以月亮为题材,但苏轼的诗更加抒情,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而王令的诗则更加哲理,表达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王令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