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大水》

时间: 2025-01-26 03:18:58

望苍茫,极平楚。

一霎没洲渚。

五月端阳,也似暮春雨。

匆匆水上桥头,篾篷横转,且凭系、檐前高树。

倚朱户。

试看桃叶帘前,年年艾如虎。

丹碧龙舟,准拟听箫鼓。

盼他兰桨东来,今天停渡。

怪不得、把佳期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苍茫,极平楚。一霎没洲渚。五月端阳,也似暮春雨。匆匆水上桥头,篾篷横转,且凭系檐前高树。倚朱户。试看桃叶帘前,年年艾如虎。丹碧龙舟,准拟听箫鼓。盼他兰桨东来,今天停渡。怪不得把佳期阻。

白话文翻译:

遥望天空,辽阔的水面上,平坦的楚地尽收眼底。一瞬间,水淹没了小洲和沙滩。五月的端午节,似乎也像春末的细雨。水边的桥头匆匆而过,竹篷随风飘动,索性依靠在檐前高大的树上。倚靠着红色的门户,看看桃叶窗帘前,每年都像艾草一样茂盛。红色和碧绿的龙舟,正准备听着箫鼓的声音。期待着他划着兰色的桨从东边过来,今天却停留在渡口。不禁感叹,佳期被阻挡了。

注释:

  • 苍茫:形容广阔而模糊的景象。
  • 洲渚:水中的小岛或沙洲。
  • 端阳: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 :艾草,古人端午时节常用来驱邪。
  • 丹碧龙舟:红色和绿色的龙舟,端午节赛龙舟的象征。
  • 兰桨:划船用的桨,通常用兰草制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廉,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风景、抒发情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端午节前夕,反映了诗人对节日氛围的感受,抒发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与无奈。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大水》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和生动景象的词作。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个水淹的景象,展现了端午节的氛围,同时表达了对佳期的期盼和无奈。开头的“望苍茫,极平楚”,将读者的视野引向开阔的水域,营造了一种悠远的意境。接着,以“没洲渚”描绘了水位上涨的情形,突显出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五月端阳,也似暮春雨”一句,巧妙地将节日与春雨的细腻情感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柔和的感受。后面的“匆匆水上桥头”,则传达出一种急切的心情,似乎在等待某个重要的时刻。诗中对于龙舟的描写,既是对传统习俗的追忆,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的情感在期待与失落之间徘徊,最终以“怪不得把佳期阻”收尾,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深刻而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望苍茫,极平楚:遥望辽阔的水面,楚地尽收眼底,展现出宽广的视野。
  • 一霎没洲渚:瞬间水淹没了小洲和沙滩,描绘自然的变化。
  • 五月端阳,也似暮春雨:端午节的气氛中,细雨如春末,渗透出柔情。
  • 匆匆水上桥头:桥头匆匆而过,表现出急切的心情。
  • 篾篷横转:竹篷随风而动,增添了动态感。
  • 倚朱户:倚靠着红色的门,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 试看桃叶帘前,年年艾如虎:桃叶窗帘前的艾草每年都茂盛,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丹碧龙舟,准拟听箫鼓:龙舟准备听箫鼓,展现出节日的热闹。
  • 盼他兰桨东来,今天停渡:期待他划着兰桨的船过来,今天却停在渡口。
  • 怪不得把佳期阻:感叹佳期被阻挡,流露出无奈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端午与春雨进行比喻,增强情感的共鸣。
  • 拟人:水上桥头的匆匆描写,赋予了场景情感。
  • 对仗:如“丹碧龙舟”对“兰桨东来”,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与无奈,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珍视与生命流转中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茫:象征着辽阔的自然与心灵的远大。
  • 桃叶: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龙舟:代表着传统文化和节日的欢庆。
  • 艾草:象征着驱邪保平安的美好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一位? A) 李白
    B) 曾廉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五月端阳”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春节
    C) 端午节
    D) 清明节

  3. 诗中提到的“丹碧龙舟”象征什么? A) 端午节的习俗
    B) 秋天的丰收
    C) 春天的生机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

  1. B) 曾廉
  2. C) 端午节
  3. A) 端午节的习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端午日赐衣》by 宋之问
  • 《水调歌头》by 苏轼

诗词对比:

  • 《端午日赐衣》:描绘了端午节的家庭温情与传统习俗,与曾廉的《祝英台近·大水》在节日氛围上有相似之处,但更注重家庭的亲情。

  • 《水调歌头》: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情感更为深沉,与《祝英台近·大水》中的期待和无奈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精要》
  • 《中国古代文学史》

这些参考书目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诗词及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