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一》

时间: 2025-01-11 21:02:37

蜡子樱儿飞绿鹊。

午睡裁醒,倚遍雕红药。

青映远山回雨脚。

残虹几晕胭脂削。

满院繁华看渐落。

日暮风生,片片吹来薄。

粘得断丝丝又弱。

重重绊住秋千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其一
作者: 毛奇龄 〔清代〕

蜡子樱儿飞绿鹊。
午睡裁醒,倚遍雕红药。
青映远山回雨脚。
残虹几晕胭脂削。
满院繁华看渐落。
日暮风生,片片吹来薄。
粘得断丝丝又弱。
重重绊住秋千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美丽图景。蜡子(蜡蝉)和樱花飞舞,绿鹊在树上鸣叫。午睡醒来,倚靠在雕刻精美的红色花卉旁。远山的雨脚映衬着青色的山峦,残留的彩虹与胭脂般的色彩交织在一起。院子里繁华的花朵正逐渐凋落,傍晚的风起,轻轻吹来片片花瓣,仿佛把柔弱的丝线都粘住,重重地束缚着秋千的绳索。

注释

字词注释

  • 蜡子:蜡蝉,昆虫的一种。
  • 樱儿:樱花,象征春天的美好。
  • 绿鹊:指一种颜色鲜艳的鸟类,常在春天出现。
  • 雕红药:指雕刻精美的红色花卉。
  • 雨脚:雨滴落下的样子。
  • 残虹:残留的彩虹,暗示雨后的美丽景象。
  • 胭脂:化妆品,形容色彩鲜艳。
  • 满院繁华:形容院子里花木繁盛。
  • 日暮:傍晚,日落时分。
  • 片片吹来薄:轻薄的花瓣随风飘来。
  • 断丝丝:形容细弱的丝线。
  • 秋千索:秋千的绳索。

典故解析
本词通过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奇龄(约1640-约1711),清代诗人,字子畏,号静斋,浙江嘉兴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安定,文人墨客喜爱吟咏春日景象,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诗歌鉴赏

《蝶恋花 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自然美。诗中通过蜡子、樱儿、绿鹊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天氛围。词人在午睡醒来后,倚靠在雕刻的红色花卉旁,似乎在享受这一份静谧的闲适。随着远山回雨脚的描绘,画面更加生动,色彩更加丰富。残虹的出现,给人一种瞬息万变的美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美好的转瞬即逝。

随着时间推移,满院繁华的花朵渐渐凋落,日暮的风起,诗人在此刻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美好回忆的交织。诗的最后几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秋千的绳索与风吹来的花瓣连结,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但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留恋。整首词在自然与人情之间,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蜡子樱儿飞绿鹊:描绘春天的生机,蜡蝉与樱花的飞舞,绿鹊的鸣叫,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 午睡裁醒,倚遍雕红药:午后醒来,倚靠在雕刻美丽的红花旁,表现出一种宁静的享受。
  • 青映远山回雨脚:青山映衬着远处的雨景,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 残虹几晕胭脂削:残留的彩虹如同胭脂般的色彩,点缀了春日的美丽。
  • 满院繁华看渐落:花木繁盛,却也渐渐凋落,暗示春天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
  • 日暮风生,片片吹来薄:傍晚的风起,轻薄的花瓣随风飘落,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 粘得断丝丝又弱:花瓣粘附在细弱的丝线上,象征着生活的脆弱与无奈。
  • 重重绊住秋千索:秋千的绳索被花瓣缠绕,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依恋与束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情感相结合,展现生动的意象。
  • 拟人:通过风和花瓣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词句间的对称与平衡,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蜡子:象征生机与活力。
  • 樱儿:象征美好与短暂。
  • 绿鹊:象征春天的欢快与热闹。
  • 彩虹:象征希望与美好。
  • 秋千:象征童年与纯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飞鸟是什么?
    a) 红鹦鹉
    b) 绿鹊
    c) 黄鹂
    答案:b) 绿鹊

  2. 诗中“残虹”指的是什么?
    a) 夕阳
    b) 残留的彩虹
    c) 风暴
    答案:b) 残留的彩虹

  3. 诗中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
    a) 竹子与梅花
    b) 蜡子、樱儿、绿鹊
    c) 江水与月亮
    答案:b) 蜡子、樱儿、绿鹊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春日的美景与情感。
  • 苏轼《蝶恋花》:表达对春天的眷恋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毛奇龄的《蝶恋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毛奇龄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李清照则通过个人情感表达对春天的感怀,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