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时间: 2025-01-11 17:55: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过雨春波浮鸭绿。草阁三间,人住清溪曲。旧种小桃多似竹。乱红遮断松边屋。有客抱琴穿翠麓。隔水呼舟,应是怜幽独。历历武陵如在目。几时同借仙源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一场春雨过后,水面浮现出鸭绿色波纹的情景。溪边有三间草屋,住着人在清澈的溪流旁。屋旁的桃树已经长得像竹子一样密集,纷纷落下的花瓣遮住了松树旁的房屋。这里有位客人抱着琴,穿行在翠绿的山麓之间,隔着水面呼唤船只,似乎是在怜惜这幽静的环境。武陵的美景历历在目,不知何时才能一起借宿在这个仙境中。
注释:
- 过雨:指雨过之后,天气转晴。
- 春波:春天的水波,柔和而有生气。
- 鸭绿:鸭子游动留下的绿色波纹。
- 草阁:用草搭建的小屋。
- 清溪曲:清澈的溪流蜿蜒曲折。
- 旧种小桃:指原先种植的小桃树。
- 乱红:四处飘落的桃花。
- 翠麓:青翠的山麓。
- 武陵:传说中美丽的地方,出自《桃花源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凌云翰,元代诗人,生活在元代的文化背景下,以其清新的自然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而闻名。虽然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词在描写自然与人文景观方面颇具特色。
创作背景:
《蝶恋花》创作于元代,正值元代文人追求自然与恬淡生活的时刻。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词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春日的美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恬静生活的向往。从开头的“过雨春波浮鸭绿”开始,便营造出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水波荡漾,色彩鲜明,给人以清新之感。随后的“草阁三间”则引入了人居环境,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诗中提到的“旧种小桃多似竹”,不仅描绘了桃树丰盛的景象,还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生长。桃花如雨般洒落,遮住了松边的屋舍,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与美好。接着,通过“有客抱琴穿翠麓”,引入了人文的元素,诗人以琴声寄情于山水之间,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最后两句“历历武陵如在目,几时同借仙源宿”,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整首词情景交融,既有具体的自然描写,又有深沉的人生哲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过雨春波浮鸭绿:描绘春雨后的水波,色泽如鸭子般清新。
- 草阁三间,人住清溪曲:描写草屋及其宁静的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旧种小桃多似竹:桃树繁茂,生长得如竹子般密集,表现生机。
- 乱红遮断松边屋:落花覆盖了房屋,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 有客抱琴穿翠麓:描写客人弹琴,渲染出幽静的氛围。
- 隔水呼舟,应是怜幽独:隔水呼唤,表现对宁静环境的珍惜。
- 历历武陵如在目:回忆武陵的美丽,令人向往。
- 几时同借仙源宿:表达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波浮鸭绿”,将波纹比作鸭子的颜色。
- 拟人:如“隔水呼舟”,赋予船以人的情感。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波:象征生机与希望。
- 草阁:代表自然与简单生活。
- 桃花:象征美好与短暂。
- 翠麓:象征宁静的环境和自然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草阁”有几间?
- A. 一间
- B. 两间
- C. 三间
- D. 四间
-
“旧种小桃多似竹”中的“小桃”指的是什么?
- A. 桃花
- B. 桃树
- C. 桃子
- D. 桃酒
-
诗中提到的“武陵”象征什么?
- A. 现实世界
- B. 理想生活
- C. 战争
- D. 商业繁荣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 《蝶恋花》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李白更着重于豪放的情感,而凌云翰则更显细腻与静谧。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