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题琐窗明月图
作者: 曹景芝 〔清代〕
枣花帘捲。一片清光满。
悄对姮娥肠欲断。
只恨琐窗天远。
自怜命薄如云。
知心更有何人。
辜负团圞明月,
夜深无限销魂。
白话文翻译:
在窗前轻轻卷起枣花帘,明亮的月光洒满了整个房间。
我默默地对着月宫的嫦娥,心中愁苦得快要断肠。
只恨这琐窗挡住了那遥远的天空。
自怜我命如云,轻薄无根。
还有哪个知心人可以倾诉呢?
真是辜负了这团圆的明月,
夜深人静,心中无尽的销魂。
注释:
- 枣花帘:装饰用的帘子,绣有枣花图案。
- 姮娥:嫦娥,传说中居住在月亮上的仙女。
- 琐窗:指小窗,形容窗户的细小,象征隔绝。
- 命薄如云:自怜命运轻薄,如浮云一般无定。
- 团圞明月:指圆满的明月,象征团圆与思念。
- 销魂:心神荡漾,极度思念或忧伤的状态。
典故解析:
- 嫦娥奔月:源于中国古代神话,嫦娥因吃了不死药而飞升至月球,成为月宫仙子,常常被用来象征孤独和思念。
- 明月:在古代诗词中,明月常常被用作思乡、思友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景芝,清代诗人,以其词风清丽著称,常常以月、花、景等自然意象表达情感,作品中常有细腻的心理描写。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常常借景抒情,表达个人的孤独与思念,反映出当时士人的无奈与情感困境。
诗歌鉴赏:
此词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夜晚,诗人面对明亮的月光,思念着远方的友人或爱人。开头两句用“枣花帘”的轻卷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将目光投向月亮与嫦娥,表达了对月亮的思慕与嫉妒。诗人不仅在月光下感受到自己命运的无常,还流露出对知心人的渴望,深感孤独。最后一句“夜深无限销魂”更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销魂”一词,展现出夜晚深沉的思念与愁苦,情感真挚而细腻。整首词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及对人事的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枣花帘捲: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环境,帘子轻卷,透露出月光。
- 一片清光满:强调月光的明亮,满溢整个空间,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悄对姮娥肠欲断:表达了对嫦娥的思念,似乎嫦娥能够理解自己的愁苦。
- 只恨琐窗天远:琐窗象征着隔绝,诗人因窗而感到与月亮的距离。
- 自怜命薄如云:自我感叹命运的短暂与无常,增添悲凉气氛。
- 知心更有何人:表达对知音的渴望,突显内心的孤独。
- 辜负团圞明月:感叹团圆的美好却无法实现,体现遗憾。
- 夜深无限销魂:深夜的静谧与思念交织,愁绪无尽,令人心痛。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命薄如云”比喻命运的轻薄。
- 拟人:嫦娥被拟人化,仿佛能懂诗人的心情。
- 对仗:如“知心更有何人”与“辜负团圞明月”形成对比,增强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全诗主题围绕思念与孤独,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命运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在孤独中对友谊和爱情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月光:象征思念与孤独,常作为情感寄托。
- 琐窗:象征隔离与阻碍,与月亮的距离感。
- 嫦娥:象征美与孤独,引发诗人对理想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姮娥”指的是哪个神话人物?
A) 西王母
B) 嫦娥
C) 观音
D) 伏羲 -
“自怜命薄如云”中的“薄”指的是什么?
A) 轻盈
B) 脆弱
C) 不稳定
D) 以上皆是 -
诗的主题主要是表达什么?
A) 好运气
B) 思念与孤独
C) 旅行的快乐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以月为背景,表达思乡之情。
- 《月夜忆舍弟》(杜甫):以月亮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清平乐》:两首诗都以月亮为意象,前者更侧重于思乡之情,后者则更体现孤独与对知己的渴望,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前者简单而质朴,后者则更为细腻丰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华诗词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