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印臂围红晕,搔头压玉翘。
灯花添夜喜,挑剔数声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美丽与夜晚的欢愉。她的手腕上佩戴着红色的手钏,映衬着她的肌肤更加红润;她轻轻地搔首弄姿,头上的玉饰被压得微微倾斜。在烛光下,灯花摇曳,给夜晚增添了喜庆的气氛,耳边传来细微的挑剔声。
注释:
- 印臂:指手腕,因佩戴手钏而留下的红印。
- 围红晕:形容手钏的红色映衬在肌肤上,增添了美感。
- 搔头:形容女子轻轻搔弄头发的动作,显得妩媚。
- 压玉翘:玉饰被压低,暗示动作带来的轻盈感。
- 灯花:指灯光下的烛火,象征温暖与欢愉。
- 添夜喜:为夜晚增添了欢快的气氛。
- 挑剔:声音细小,有挑剔或细心的意味,传达出一种轻松的环境。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其描绘的女子形象与古代文人笔下的佳人意象相契合,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乔,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清新、细腻见长,常描绘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夜晚的欢聚场合,表现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与对美好情感的抒发。
诗歌鉴赏:
《咏手钏》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女子的优雅形象和夜晚的欢乐气氛。开头的“印臂围红晕”便引人注目,它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女子手腕上红色手钏的美丽,更通过“红晕”传达出她的青春气息。接下来的“搔头压玉翘”则展现了女子的妩媚与温柔,似乎她在无意中流露出一种轻松的姿态,带着几分俏皮。整首诗在描绘细节上极为考究,尤其是对灯光与声音的描写,如“灯花添夜喜,挑剔数声摇”,将夜晚的欢愉氛围刻画得淋漓尽致,令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温暖的光影之中。
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示了女子的美丽,还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夜晚的聚会,灯下的欢声笑语,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与美好。整首诗在技法上也表现出对称与和谐,极富音乐感,让人在阅读时不禁沉浸于那种愉悦的情感中。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印臂围红晕”:手钏的红色映衬在手腕上,形成美丽的红晕,显示出女子的美丽。
- “搔头压玉翘”:女子轻轻搔弄头发,头上的玉饰被压得微微倾斜,增加了她的妩媚感。
- “灯花添夜喜”:灯光摇曳,给夜晚增添了欢快的气氛。
- “挑剔数声摇”:细微的声音中传来轻盈的挑剔声,增添了夜晚的生动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红晕比作手腕上的光彩,赋予了生命和活力。
- 拟人:灯花的摇曳和声音的挑剔赋予了物体灵动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女子美丽的赞美以及对生活中欢聚时光的珍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热爱。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手钏:象征着女性美丽与优雅。
- 灯花:象征温暖与欢乐的氛围。
- 夜晚:暗示着生活的美好时光与青春的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印臂围红晕”是指什么?
- A. 手腕上的红色手钏
- B. 脸上的红晕
- C. 衣服的颜色
-
“搔头压玉翘”中的“玉翘”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玉器
- B. 女子的玉饰
- C. 男子的装饰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生活的无奈
- B. 对女性美的赞美与生活欢乐的描绘
- C. 对历史的思考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描写女性的美丽,但更偏重于情感的抒发。
- 《月夜忆舍弟》:突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家人的思念,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