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兵书》

时间: 2025-01-24 07:08:06

至仁原无敌,汤武兵书祖。

惟使三军心,共知万姓苦。

飞扬猛士风,霢霂王师雨。

逆命有苗民,两阶舞干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至仁原无敌,汤武兵书祖。
惟使三军心,共知万姓苦。
飞扬猛士风,霢霂王师雨。
逆命有苗民,两阶舞干羽。

白话文翻译:

至仁的君主没有敌手,汤和武是兵书的祖宗。
只要让三军的心意一致,才能理解百姓的苦难。
飞扬的士气如猛士,王师的雨势如霪霂。
逆天而行的有苗民,舞动着羽毛如同两阶的舞蹈。

注释:

  • 至仁:指的是仁爱至高无上的君主,常用于形容理想的统治者。
  • 汤武:指的是商汤与周武王,他们分别是商朝和周朝的开国君主,因其善用兵法被尊为兵书的祖宗。
  • 三军:指的是军队,通常指三军合力。
  • 万姓:指百姓,普通民众。
  • 飞扬猛士风:形容士兵的气势如猛士般激昂。
  • 霢霂:指细雨,形容王师的气势如雨般降临。
  • 苗民:指的是反叛者,通常是指不满现政权的民众。
  • 干羽:干羽的舞蹈,象征着反叛者的姿态。

典故解析:

  • 汤武之治:商汤和周武王推翻旧朝建立新朝的典故,体现了通过战争实现更大正义的理念。
  • 兵书:古代军事著作,如《孙子兵法》等,强调战略和士气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罗泽南,清代诗人,字仲明,号澹斋,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政治的深刻思考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际,作者通过诗歌表达对军政的关切以及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反映出对理想统治者的向往。

诗歌鉴赏:

《读兵书》是一首通过古代兵书引发的对国事和民生的深思之作。开篇以“至仁原无敌”点明理想统治者的无敌地位,接着提及汤武二位开国君主,暗示仅通过善战的君主才能带来国家的安宁。诗中强调了“惟使三军心,共知万姓苦”,表现出罗泽南对士兵与百姓之间情感的深刻理解,认为军队的团结与对民生的关心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后两句用“飞扬猛士风”与“霢霂王师雨”来展现军队的士气与气势,生动形象。结尾提及“逆命有苗民”则反映出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无奈与忧虑,表现出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与现实的矛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至仁原无敌:理想的仁爱之君是没有敌人的,强调君主的德行。
  2. 汤武兵书祖:汤和武王是兵书的开创者,代表着智慧和成功的军事策略。
  3. 惟使三军心,共知万姓苦:只要三军同心,才能了解百姓的苦难。
  4. 飞扬猛士风,霢霂王师雨:士气如猛士般高涨,王师的气势如细雨般洒落。
  5. 逆命有苗民:有反叛者逆天而行,象征社会不满的声音。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对称,如“飞扬猛士风”和“霢霂王师雨”,表现出对称美。
  • 比喻:用“猛士风”和“王师雨”形象化士气和军队的气势。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兵书的领悟,表达了对理想统治者的追求,强调了军队士气与对百姓苦难理解的重要性,反映出对社会安定与人民幸福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至仁:象征理想的统治者,代表着仁爱和正义。
  • 汤武:象征成功的军事领袖,代表着智慧和力量。
  • 三军:象征国家的军队,代表着团结与力量。
  • 苗民:象征反叛者,代表着对现状的不满与抗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至仁原无敌”中“至仁”指的是: A. 仁爱至高无上的君主
    B. 一位普通的士兵
    C. 反叛者
    D. 军事家

  2. 谁被称为兵书的祖宗? A. 孙子
    B. 商汤与周武王
    C. 李白
    D. 杜甫

  3. 诗中提到的“三军心”强调什么? A. 军队的士气
    B. 百姓的苦难
    C. 外敌的威胁
    D. 政治的腐败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
  • 白居易《长恨歌》

诗词对比: 罗泽南与杜甫的作品都关注社会问题,但杜甫的《兵车行》更侧重于对战争带来的人民苦难的直接描绘,而《读兵书》则更多地探讨了军事和政治的关系,以及理想统治者的形象。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罗泽南研究》
  • 《古代兵书与军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