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对瀑之作 其二》

时间: 2025-01-11 12:00:25

色色声声总淡如,悠游而眺静听诸。

不经意作吟无尽,恍可人怀会有馀。

跳沫锦鳞依石岸,饮泉苍鹿下林闾。

赏观底事登庐阜,妙处当前寔起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中对瀑之作 其二
作者: 弘历 〔清代〕
色色声声总淡如,悠游而眺静听诸。
不经意作吟无尽,恍可人怀会有馀。
跳沫锦鳞依石岸,饮泉苍鹿下林闾。
赏观底事登庐阜,妙处当前寔起予。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表达了在雨中观看瀑布的感受,声音和色彩都如同淡淡的水墨画一般。悠然自得地凝视、聆听,仿佛不经意间吟唱出无尽的诗句,似乎人心中总有意蕴未尽。水花四溅,锦鳞在石岸嬉戏,苍鹿在林间饮水。欣赏这美景,登上庐阜山,妙处就在眼前,真令人心醉。

注释:

  • 色色声声:形容瀑布的声音和颜色,淡雅而清新。
  • 悠游而眺:悠然自在地眺望,表现一种放松的心境。
  • 不经意作吟:无意中吟唱,流露出诗人的灵感。
  • 跳沫锦鳞:形象描绘水中的鱼跃出水面,水花飞溅。
  • 饮泉苍鹿:苍鹿在泉水边饮水,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 庐阜:可能指的是某个高地或山丘,象征远眺美景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弘历,即清代的乾隆皇帝,擅长诗词、书法,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在一次出游时创作,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在雨中观看瀑布的心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诗人在雨中聆听瀑布的声音,感受到其淡雅与灵动,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心态。诗中“跳沫锦鳞”与“饮泉苍鹿”的描绘,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展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整首诗的意境深远,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仿佛可以听到瀑布的声音,看到水花四溅的画面,感受到自然的气息。诗人用简约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成功地传达了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色色声声总淡如":描绘水流声音的清淡,色彩的柔和。
    • "悠游而眺静听诸":悠闲地观看与倾听,体现诗人的自在。
    • "不经意作吟无尽":随意吟唱,表达诗人灵感的涌现。
    • "恍可人怀会有馀":似乎在说人心中总有未尽的情怀。
    • "跳沫锦鳞依石岸":描写鱼儿在水中跳跃,生动活泼。
    • "饮泉苍鹿下林闾":展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赏观底事登庐阜":在高处欣赏美景,诗人感慨不已。
    • "妙处当前寔起予":美妙的景象就在眼前,触动了诗人的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声音与色彩比作淡雅的风景,增强诗意。
    • 拟人:赋予自然界中的生物以人的情感,增添生动感。
    • 对仗:诗句中对称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敬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意象分析:

  • 雨水:象征清新与生命的源泉。
  • 瀑布:代表自然的力量与美。
  • 锦鳞:象征活泼与生机,展示水中生命的美好。
  • 苍鹿:代表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增添自然的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色色声声”主要描述的是: A. 瀑布的颜色
    B. 瀑布的声音
    C. 瀑布的形状
    D. 瀑布的高度

  2. “饮泉苍鹿”中的“苍鹿”象征: A. 勇敢
    B. 和谐
    C. 富贵
    D. 勤奋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与弘历的自然诗作相比,杜甫更多表现社会动荡中的自然美,而弘历则强调自然的和谐美。两者虽同为描写自然,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