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送兄益章赴会试)》
时间: 2025-04-27 06:19: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银屏一夜金风细。便作中秋意。碧天如水月如眉。已有征鸿摩月向南飞。金尊满酌蟾宫客。莫促阳关拍。须知丹桂擅秋天。千里婵娟指日十分圆。
白话文翻译:
一夜之间,银色的屏风下,微风轻拂,仿佛已经感受到中秋的氛围。碧蓝的天空如水,月亮如眉一般清晰。已经有大雁在空中飞向南方,划破了夜空。酒杯满盈,与月宫中的客人共饮。别催促我告别阳关。要知道,丹桂在秋天最为芬芳,千里之外的月亮,今晚是十分圆满的。
注释:
字词注释:
- 银屏:指月光照耀下的景象。
- 金风:形容秋天的微风。
- 征鸿:指南飞的大雁。
- 蟾宫客:指月宫中的神仙或月亮的象征。
- 阳关:指离别的地方,常用来表达送别之情。
- 丹桂:指桂花,象征秋天的到来。
- 婵娟:指月亮的美好形象。
典故解析:
- 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团圆。
- 征鸿: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思乡之情。
- 蟾宫:古代传说中,月亮上有一只蟾蜍,常用以象征月亮的美丽与神秘。
- 丹桂:桂花在秋天开放,象征着丰收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儆,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人情与自然,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送别其兄弟益章赴会试之际,表达了对兄弟的祝福和对中秋佳节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歌鉴赏:
《虞美人(送兄益章赴会试)》是一首描写中秋夜景和离别情感的词作。全诗以清丽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出浓厚的节日氛围与人间亲情。开篇以“银屏一夜金风细”引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夜,微风轻拂,银色的月光洒在大地上,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诗中“碧天如水月如眉”一句,以比喻手法形象地展现了中秋夜的美景,月亮如眉般清晰,暗示着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亲人的思念。接下来的“已有征鸿摩月向南飞”则通过大雁的南飞,象征着离别和思乡之情,寓意着兄弟即将踏上远行之路,心中难免涌起对故乡和亲人的牵挂。
后面的描写“金尊满酌蟾宫客”,则是诗人希望与月宫中的客人一起共饮,象征着团圆与祝福。诗的最后两句“须知丹桂擅秋天,千里婵娟指日十分圆”,不仅抒发了对桂花盛开的赞美,也表达了对未来团圆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兄弟的美好祝愿。
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层次的思考,营造出一种离别中的温暖与期待,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银屏一夜金风细: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夜晚,微风轻拂,银色的月光洒满大地。
- 便作中秋意:让人感受到中秋节的氛围,暗含着团圆的情感。
- 碧天如水月如眉:比喻天空清澈如水,月亮如同美人的眉毛,形象而生动。
- 已有征鸿摩月向南飞:大雁已经飞向南方,象征着离别与思乡。
- 金尊满酌蟾宫客:酒杯满盈,和月宫的神仙共饮,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莫促阳关拍:不要催促我离去,流露出不舍之情。
- 须知丹桂擅秋天:提醒人们桂花在秋天最为香甜,象征着丰收。
- 千里婵娟指日十分圆:千里之外的月亮,今晚是十分圆满的,寓意着团圆与美好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天如水月如眉”,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词在音韵上有和谐的对称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色传达情感,形成了诗的整体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亲情和团圆的渴望,同时也渗透了离别带来的思乡之情,展现了浓厚的人情味和对自然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屏:象征月光的美丽与宁静。
- 金风:象征秋天的凉爽,带来丰收的气息。
- 征鸿:代表远行与离别,暗含对故乡的思念。
- 蟾宫客:象征月亮的神秘与美好。
- 丹桂:象征秋天的丰收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风”指的是什么季节的风?
- A. 夏天
- B. 秋天
- C. 冬天
- D. 春天
-
“征鸿”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欢乐
- B. 离别
- C. 相聚
- D. 旅行
-
诗中提到的“蟾宫客”指的是哪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 A. 嫦娥
- B. 牛郎
- C. 织女
- D. 观音
答案:
- B. 秋天
- B. 离别
- A. 嫦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 《静夜思》:同样反映了夜晚思乡的情感,语言简练而深刻。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描写月亮和离别情感时,运用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曲赋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