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时间: 2025-04-27 05:56:32

竹里全无暑气,溪边长有清风。

荷花落日照酣红。

雨过遥山翠重。

老作宫祠散汉,本来田舍村翁。

腰缠三万禄千钟。

也是一场春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里全无暑气,溪边长有清风。
荷花落日照酣红。雨过遥山翠重。
老作宫祠散汉,本来田舍村翁。
腰缠三万禄千钟。也是一场春梦。

白话文翻译:

竹林中没有一丝炎热,溪边常有清风吹拂。
夕阳照耀下的荷花艳丽如醉,雨后遥远的山峦更加苍翠。
我年纪渐长,曾经在宫中散步,如今却回归乡村的老翁。
身边虽有丰厚的收入,然而一切终究只是一场春梦。

注释:

  • 暑气:指炎热的天气。
  • 清风:清凉的风。
  • 酣红:形容荷花在夕阳下的红色如醉。
  • 遥山:远处的山。
  • 散汉:指在宫中游荡,指曾经的荣华。
  • 田舍:农村的房屋。
  • 腰缠三万:形容有丰厚的收入。
  • 春梦:比喻虚幻的梦境,指短暂的美好时光。

典故解析:

“腰缠三万”可以理解为对财富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自身成就和现实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儆,宋代诗人,因其作品清新自然,常以田园诗见长。生平追求隐逸生活,提倡返璞归真,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吴儆隐居时,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个人感受,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西江月》展现了诗人对美丽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感悟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清新雅致的意象,描绘出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竹林和溪水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无暑的清凉和自然的恬静,给人一种身心愉悦的感受。而荷花在落日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妖娆,展现了生命的美丽与短暂。接着,诗人通过“老作宫祠散汉”一句,反思自己曾经的荣华富贵,表达出一种对浮华生活的淡然与释然。最后一句“也是一场春梦”,更是点明了人生的虚幻与短暂,留下了一种哲理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邃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里全无暑气”:竹林中清凉,没有炎热的感觉,表现出自然的凉爽。
  2. “溪边长有清风”:溪水旁总有清风拂面,增强了宁静的氛围。
  3. “荷花落日照酣红”:夕阳照耀下的荷花如醉般鲜艳,象征着美好与短暂。
  4. “雨过遥山翠重”:雨后远山更加苍翠,表现了自然的生机。
  5. “老作宫祠散汉”:年纪渐长,曾在宫中游荡,表达对过往的怀念。
  6. “本来田舍村翁”:本是乡村的老人,突出归隐的心态。
  7. “腰缠三万禄千钟”:虽然有丰厚的收入,反映出对物质的淡泊。
  8. “也是一场春梦”:一切不过是梦,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春梦”比喻人生的虚幻。
  • 对仗:如“荷花落日”和“雨过遥山”对称,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浮华生活的反思,体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意象分析:

  • :象征清幽、恬静。
  • :代表流动的生命和自然的生机。
  • 荷花:象征美丽和短暂,表现生命的易逝。
  • :象征稳重与长久,体现自然的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竹里全无暑气”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炎热的夏天
    B. 清凉的夏日
    C. 寒冷的冬天
    答案:B

  2. “也是一场春梦”中的“春梦”指什么? A. 年轻的幻想
    B. 短暂的美好
    C. 真实的生活
    答案:B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
    C. 忧国忧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王维的《山中问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出更浓厚的禅意。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宋诗三百首》
  • 吴儆的生平及其作品分析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