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斯文推旧德,忧国变华颠。夙夜劳三事,东西止百年。温辞联册秘,良史大都传。他日贤臣垅,心知望圃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赞颂了旧时的德行,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岁月变迁中仍保持高尚的品质。日夜辛劳于国家大事,东西奔波,生命虽短暂,但留下的温和言辞和卓越事迹被后人传颂。期待未来有贤臣出现,心中怀揣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注释:
- 斯文:指文化、文明。
- 旧德:指传统的德行。
- 华颠:指年华老去。
- 夙夜:日夜。
- 三事:指国家大事。
- 温辞:温和的言辞。
- 联册秘:指珍贵的文献。
- 良史:优秀的历史记载。
- 垅:田埂,这里指田园。
- 圃田:指田园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挽词是为了纪念某位德高望重的老臣而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某位重要的政治人物去世后所作,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敬意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挽词通过对逝者德行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尊重和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关注。诗中“斯文推旧德,忧国变华颠”一句,既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质的推崇,也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后文通过“夙夜劳三事,东西止百年”描绘了逝者一生为国家操劳的形象,而“温辞联册秘,良史大都传”则强调了逝者的言行将被后人传颂。最后两句“他日贤臣垅,心知望圃田”则寄托了对未来贤臣的期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挽词作品。
诗词解析:
- 斯文推旧德,忧国变华颠:诗人推崇逝者的传统美德,同时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 夙夜劳三事,东西止百年:描绘了逝者一生为国家大事日夜操劳的形象。
- 温辞联册秘,良史大都传:强调了逝者的温和言辞和卓越事迹将被后人传颂。
- 他日贤臣垅,心知望圃田:寄托了对未来贤臣的期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华颠”比喻年华老去。
- 对仗:如“斯文推旧德,忧国变华颠”中的对仗结构。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逝者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以及对未来贤臣的期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斯文:文化、文明的象征。
- 旧德:传统美德的象征。
- 华颠:年华老去的象征。
- 夙夜:日夜辛劳的象征。
- 三事:国家大事的象征。
- 温辞:温和言辞的象征。
- 联册秘:珍贵文献的象征。
- 良史:优秀历史记载的象征。
- 垅:田园的象征。
- 圃田:田园生活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斯文推旧德”中的“斯文”指的是什么? A. 文化、文明 B. 斯文的人 C. 斯文的言辞 D. 斯文的行为
-
“夙夜劳三事”中的“三事”指的是什么? A. 三件小事 B. 国家大事 C. 家庭事务 D. 个人事务
-
“他日贤臣垅”中的“垅”指的是什么? A. 田埂 B. 城墙 C. 山岭 D. 道路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宋祁的这首挽词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前者更多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后者则是对国家大事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学史》
- 《宋祁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