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文叠石 宋祁 〔宋代〕
晓波清苍痕,豗激翠将腐。 奔涛已东决,磊块留不去。 巧匠取之出,入资园亭趣。 阴罅囓馀苔,寒凹逗轻露。 彼怪予弗谈,不转吾所慕。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波纹清澈,苍翠的痕迹即将腐朽。 奔腾的波涛已经向东流去,留下的石头块状物无法移动。 巧匠将它们取出,用于增添园林的趣味。 阴暗的裂缝中残留着苔藓,寒冷的凹陷处逗留着轻露。 那些奇怪我不谈论,却无法改变我所向往的。
注释:
- 晓波清苍痕:清晨的水波清澈,苍翠的痕迹。
- 豗激翠将腐:波涛激烈,翠绿的植物即将腐朽。
- 奔涛已东决:奔腾的波涛已经向东流去。
- 磊块留不去:留下的石头块状物无法移动。
- 巧匠取之出:巧匠将它们取出。
- 入资园亭趣:用于增添园林的趣味。
- 阴罅囓馀苔:阴暗的裂缝中残留着苔藓。
- 寒凹逗轻露:寒冷的凹陷处逗留着轻露。
- 彼怪予弗谈:那些奇怪我不谈论。
- 不转吾所慕:却无法改变我所向往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水波与石头的自然景观,并通过巧匠的加工,将其转化为园林中的趣味元素,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工巧思的赞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游览园林或自然景观时所作,通过对水波与石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工巧思的赞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水波与石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人工巧思的结合。诗中“晓波清苍痕,豗激翠将腐”描绘了清晨水波的清澈与苍翠植物的即将腐朽,形成了一种自然与生命的对比。而“奔涛已东决,磊块留不去”则进一步描绘了波涛的奔腾与石头的静止,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物质的恒久。巧匠的介入,将这些自然元素转化为园林中的趣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两句“彼怪予弗谈,不转吾所慕”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执着追求,即使他人不解,也无法改变作者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波清苍痕:描绘清晨水波的清澈与苍翠植物的痕迹。
- 豗激翠将腐:波涛激烈,翠绿的植物即将腐朽。
- 奔涛已东决:奔腾的波涛已经向东流去。
- 磊块留不去:留下的石头块状物无法移动。
- 巧匠取之出:巧匠将它们取出。
- 入资园亭趣:用于增添园林的趣味。
- 阴罅囓馀苔:阴暗的裂缝中残留着苔藓。
- 寒凹逗轻露:寒冷的凹陷处逗留着轻露。
- 彼怪予弗谈:那些奇怪我不谈论。
- 不转吾所慕:却无法改变我所向往的。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晓波清苍痕”和“豗激翠将腐”等词句,将水波与植物的状态进行比喻,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奔涛已东决”和“磊块留不去”赋予了波涛和石头以人的行为特征,增强了动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晓波清苍痕”与“豗激翠将腐”,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自然美与人工巧思的结合,以及对自然美的执着追求。通过对水波与石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并通过巧匠的加工,将其转化为园林中的趣味元素,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执着追求,即使他人不解,也无法改变作者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波:清晨的水波,象征着清新与生机。
- 苍痕:苍翠的痕迹,象征着自然与生命。
- 奔涛:奔腾的波涛,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 磊块:石头块状物,象征着物质的恒久。
- 阴罅:阴暗的裂缝,象征着隐秘与静谧。
- 寒凹:寒冷的凹陷,象征着孤寂与清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晓波清苍痕”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清晨的水波清澈 B. 夜晚的水波朦胧 C. 黄昏的水波暗淡 D. 午后的水波平静 答案:A
-
诗中“奔涛已东决”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波涛向西流去 B. 波涛向东流去 C. 波涛静止不动 D. 波涛四处散开 答案:B
-
诗中“巧匠取之出”指的是什么? A. 巧匠将石头取出 B. 巧匠将水波取出 C. 巧匠将植物取出 D. 巧匠将苔藓取出 答案:A
-
诗中“彼怪予弗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作者的无奈 B. 作者的自豪 C. 作者的困惑 D. 作者的坚定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的宁静与恬淡。
诗词对比:
- 苏轼《赤壁赋》与宋祁《水文叠石》: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结合,但苏轼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历史与哲思,而宋祁的作品则更注重自然美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代多位诗人的作品,包括宋祁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与特点。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提供了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详细鉴赏与解析,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与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