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惠山僧惠表》
时间: 2025-01-11 05:10: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惠山僧惠表
作者:苏轼
行遍天涯意未阑,
将心到处遣人安。
山中老宿依然在,
案上楞严已不看。
欹枕落花馀几片,
闭门新竹自千竿。
客来茶罢空无有,
卢橘杨梅尚带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游历四方后,仍然心系惠山的僧人。他的心情虽然未曾平静,但希望能通过心意安慰远方的朋友。诗中提到山中老僧依旧在,显示出一种淡泊和闲适的生活状态。尽管案上的佛经《楞严经》已经不再阅读,但他依然会通过落花和新竹来感受自然的变化。最后提到客人来访后茶水已尽,桌上剩下的卢橘和杨梅还带着酸味,暗示了生活的简单和清淡。
注释
字词注释:
- 阑:终止、停止的意思。
- 遣:安置、寄托。
- 老宿:指年长的修行者或高僧。
- 楞严:指《楞严经》,佛教经典。
- 欹枕:倾斜的枕头,形容休息。
- 闭门:关上门,意指独处。
- 卢橘、杨梅:指一种水果,表明当时的季节和饮食。
典故解析:
- 楞严经:佛教经典之一,强调心性与智慧。
- 落花:常见于古诗中,象征着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的失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书法家及画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情怀,也有细腻柔和的情感。苏轼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时期,他在生活的苦闷中,依然关注着朋友的安危与生活,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心理状态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赠惠山僧惠表》是苏轼对朋友的关怀与思念之作。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我游历的感慨与内心的宁静,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开篇的“行遍天涯意未阑”,即表明了他纵横四方的经历,却又无法忘却心中的牵挂。接着,诗人提到山中老宿,表明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心,暗含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案上楞严已不看”则反映了对佛教经典的淡漠,带有一种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诗人通过“欹枕落花馀几片”,描绘了春日的宁静与自然的流转,表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最后两句“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则描绘了一幅淡雅的生活画面,虽然简单,却充满了人情味。
总体来看,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透出一种哲理,即真正的安宁在于内心的平和与对生活的知足。通过对自然与友谊的细腻观察,苏轼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感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遍天涯意未阑:尽管走遍了世界,心中的思念依然无尽。
- 将心到处遣人安:希望通过心意寄托,安慰远方的朋友。
- 山中老宿依然在:山中的老僧人依旧在,表明对他人的关心。
- 案上楞严已不看:案上的《楞严经》已无人问津,暗示心灵的空虚。
- 欹枕落花馀几片:在床上休息,看着落花,表明对生活的静思。
- 闭门新竹自千竿:关上门,门外新竹摇曳,象征着自然的生命力。
- 客来茶罢空无有:客人来访后,茶水已尽,生活的简单。
- 卢橘杨梅尚带酸:剩下的水果带着酸味,暗示生活的清淡与真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落花”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修辞,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新竹的“自千竿”给植物赋予了生命和灵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流逝。
- 新竹:代表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卢橘、杨梅:反映生活的简单和自然的味道,具有地方特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楞严”指的是哪部经典? A. 《金刚经》
B. 《楞严经》
C. 《心经》
D. 《华严经》 -
诗人使用的“落花”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生命的流逝
C. 友谊的破裂
D. 自然的美丽 -
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体现在诗的哪一句中?
A. 行遍天涯意未阑
B. 将心到处遣人安
C. 山中老宿依然在
D. 客来茶罢空无有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赠惠山僧惠表》与王维的《送别》对比:
- 苏轼的诗注重心灵的安宁与友谊的关怀,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两者都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