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绿筠堂》

时间: 2025-01-26 00:24:34

爱竹能延客,求诗剩挂墙。

风梢千纛乱,月影万夫长。

谷鸟惊棋响,山蜂识酒香。

只应陶靖节,会听北窗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爱竹能延客,求诗剩挂墙。
风梢千纛乱,月影万夫长。
谷鸟惊棋响,山蜂识酒香。
只应陶靖节,会听北窗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竹子可以延续客人的情谊,而我们所求的诗句则只剩下挂在墙上的字句。风中竹叶摇曳,仿佛千条彩带在舞动,月光照耀,仿佛万人的影子在延展。山谷中的鸟儿因棋声而惊动,山间的蜂蜜则能识得酒的香味。或许只有陶渊明那样的人,才能在北窗下静静地听到这凉爽的声音。

注释:

  • 爱竹:热爱竹子。
  • 延客:延续客人的情谊。
  • 求诗:想要诗句。
  • 挂墙:挂在墙上的诗句,指已写好的诗。
  • 风梢:竹子的顶端在风中摇摆。
  • 千纛乱:形容竹子在风中摇曳,像千条彩带一样纷乱。
  • 月影:月光的影子。
  • 谷鸟:生活在山谷中的鸟。
  • 棋响:指下棋时的声音。
  • 山蜂:指山中的蜜蜂。
  • 识酒香:能识别酒香的能力,暗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
  • 陶靖节:指陶渊明,字靖节,著名的道家诗人,以隐逸而著称。
  • 北窗凉:形容在北窗下的凉爽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散文和书法均有很高的成就,风格豪放而细腻,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轼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对竹子的喜爱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欢愉之感。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的闲适心境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竹子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及自然的深厚情感。开头两句“爱竹能延客,求诗剩挂墙”直白而富有诗意,展示了竹子不仅是自然之物,更是情感的寄托。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诗人以竹子引出对友情的思考,表现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

接下来的“风梢千纛乱,月影万夫长”则描绘了竹林中风的轻盈与月光的悠长,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这里的“千纛”和“万夫”用夸张的手法,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和诗的气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谷鸟惊棋响,山蜂识酒香”则是对自然细致的观察,鸟儿因棋声而惊,蜂蜜能嗅出酒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观察力,也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后一句“只应陶靖节,会听北窗凉”回归到人,表达了诗人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陶渊明作为隐士的象征,显示了诗人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态。

整首诗在悠然自得的意境中,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展示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爱竹能延客”: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同时暗示竹子能促进友情。
  2. “求诗剩挂墙”:讽刺现代诗句已成遗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3. “风梢千纛乱”:描绘竹在风中的形态,表现自然之美。
  4. “月影万夫长”:月光下的影子,象征时光的延续与永恒。
  5. “谷鸟惊棋响”:描绘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
  6. “山蜂识酒香”:强调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喜爱。
  7. “只应陶靖节”:提到陶渊明,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8. “会听北窗凉”:描绘理想中的宁静与恬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梢千纛乱”,将竹子比作彩带,形象生动。
  • 夸张:如“万夫长”,增强了竹影的广阔感。
  • 对仗:整首诗韵律和谐,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理想与现实的交织和人生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与友谊。
  • :自然的轻盈与变幻。
  • 月影:时间的流逝与永恒。
  • 谷鸟:自然的生灵与和谐。
  • 山蜂:对美好事物的敏感。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友谊的深刻理解,传达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爱竹能延客”是指什么?
    A. 竹子可以用来做客人的食物
    B. 竹子能促进人与人的友谊
    C. 竹子可以用来搭建房屋
    D. 竹子是诗人的最爱

  2. “谷鸟惊棋响”中,“棋响”指的是什么?
    A. 下棋发出的声音
    B. 竹子在风中摇动的声音
    C. 朋友之间的欢笑声
    D. 自然界的声音

  3. 诗中提到的陶靖节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苏轼
    B. 陶渊明
    C. 李白
    D. 杜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之美,体现隐居的生活情趣。

诗词对比

  • 苏轼与陶渊明的作品都强调了隐逸生活的理想,前者更为豪放,后者则更显安静。
  • 比较苏轼的《次韵子由绿筠堂》和王维的《山居秋暝》,可以看出两者对自然的不同表现手法:苏轼更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而王维则更显孤独之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文集》
  • 《陶渊明集》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