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令铄》
时间: 2025-01-11 08:09:40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次韵赵令铄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东坡已报六年穰,惆怅红尘白首郎。
枕上溪山犹可见,门前冠盖已相望。
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墙。
端向瓮间寻吏部,老来专以醉为乡。
白话文翻译:
东坡已过了六年,心中惆怅对着红尘与白发的老者。
枕边的溪山景色依然可见,门前的官员车辆已相望。
故人年少时如同真琼树,落笔时风生于战斗的墙壁。
只希望在瓮中寻找吏部,老来只想以醉酒为乡。
注释:
- 东坡: 指苏轼的号,东坡居士。
- 穰: 这里是指岁月的流逝。
- 惆怅: 形容心中忧愁。
- 冠盖: 指官员的车马。
- 琼树: 比喻美好的事物。
- 战堵墙: 可能是指风生水起之势。
典故解析:
- 东坡: 苏轼以东坡为号,寄托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 琼树: 可能源于古代对美好事物的比喻,反映了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洒脱自然,富有哲理,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时期,表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次韵赵令铄》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作。整首诗以“东坡”开篇,表达了苏轼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不仅反映了他对红尘的惆怅,也展现了对往昔友人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人通过“枕上溪山犹可见,门前冠盖已相望”来对比理想与现实,描绘了即使在美好的自然景色中,内心依然无法摆脱对于人事的思考与忧虑。接着提到的“故人年少真琼树”更是借用美丽的意象来表现对友人的怀恋,显示出他对年轻时光的向往和对老去的无奈。最后,诗人提到“老来专以醉为乡”,这不仅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接受,更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在无常的世事中,唯有借酒浇愁,寻找内心的平静。整首诗流露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苏轼深刻的人生观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坡已报六年穰: 自我感慨,时光已过六年,心中愁苦。
- 惆怅红尘白首郎: 描述自己在红尘中对老去的惆怅。
- 枕上溪山犹可见: 即使在梦中也能看到美好的自然景色。
- 门前冠盖已相望: 门前的官员车马已经相望,暗示世事繁忙。
- 故人年少真琼树: 对年轻时朋友的美好回忆。
- 落笔风生战堵墙: 描绘书写时的豪情壮志。
- 端向瓮间寻吏部: 在瓮中寻找政府的事务,暗示对官场的无奈。
- 老来专以醉为乡: 表达自己老了只想借酒消愁,寻找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故人年少真琼树”将友人比作美好事物。
- 对仗: “枕上溪山犹可见,门前冠盖已相望”对比鲜明。
- 拟人: 通过“风生战堵墙”赋予风以生命,增强画面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及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往事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在纷繁复杂的红尘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坡: 代表个人身份与地理位置。
- 溪山: 象征自然美好,内心的宁静。
- 冠盖: 代表官场的繁华与忙碌。
- 琼树: 象征青春的美好与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轼的号是什么?
- A. 子瞻
- B. 东坡
- C. 居士
- D. 诗人
-
诗中提到的“故人年少真琼树”是什么意思?
- A. 描述故人的美好
- B. 描述树木的美丽
- C. 描述老去的惆怅
- D. 描述战争的残酷
-
诗人对现实的态度是什么?
- A. 忧愁
- B. 快乐
- C. 无奈
- D. 忍耐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苏轼
-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李白: 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但更为直接和简洁。
- 《春望》- 杜甫: 在感慨中带有更多的历史背景与社会责任感。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