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何处倚阑干》

时间: 2025-01-26 01:59:09

何处倚阑干。

弦管高楼月正圆。

胡蝶梦中家万里,依然。

老去愁来强自宽。

明镜借红颜。

须著人间比梦间。

蜡烛半笼金翡翠,更阑。

绣被焚香独自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处倚阑干。
弦管高楼月正圆。
胡蝶梦中家万里,依然。
老去愁来强自宽。
明镜借红颜。
须著人间比梦间。
蜡烛半笼金翡翠,更阑。
绣被焚香独自眠。


白话文翻译:

在哪里可以依靠栏杆?弦乐和管乐在高楼上奏响,明亮的月光正好圆满。梦中如同蝴蝶般的家乡却远在万里之外,依旧惦念。岁月老去,愁苦来袭,我却强自宽慰。明镜映照我的红颜,须臾之间,终究还是要在人间生活,而不是梦境中。蜡烛的光芒半掩在金色和翡翠色的光影下,夜更深了。我在绣被中焚香独自入眠。


注释:

字词注释:

  • 倚阑干:依靠栏杆。
  • 弦管:指乐器,包括弦乐器和管乐器。
  • 胡蝶:蝴蝶,常用来比喻梦中的美好。
  • 老去愁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愁苦随之而来。
  • 明镜:指镜子,这里象征容颜。
  • 金翡翠:金色和翡翠色,形容光影的美丽。
  • 绣被:绣花的被子。
  • 焚香:点燃香火,通常用于营造氛围或祈祷。

典故解析:

  • 蜡烛:常用来象征人生的短暂与光阴的流逝。
  • 蝴蝶梦:源自庄子,象征梦境与现实的交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抒情。苏轼在政治上曾遭贬谪,生活经历丰富,作品常带有个人情感与社会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抒发他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南乡子·何处倚阑干》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词作。诗人通过依靠栏杆的动作,表达一种孤独而又渴望的心情,恍如在高楼之上,遥望着明亮的月圆时分,心中涌起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的“胡蝶梦中家万里”生动地描绘了梦境中的美好与现实的遥远,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感受到愁苦的侵袭,然而他却选择强自宽慰,这种态度显示了他的豁达与成熟。接着,“明镜借红颜”一句,透出了对美好青春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情。人间的繁华与梦境中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意识到人生的短暂与梦境的虚幻。

最后,蜡烛的光影笼罩在金翡翠的色彩中,暗示着夜色的深邃与思绪的沉重,诗人在香气中独自入眠,仿佛是对人生无常的自我安慰。整首词在结构上严谨,情感上层次分明,展现了苏轼作为词人的深厚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处倚阑干:引入思考,表达孤独和寻找依靠的心情。
  2. 弦管高楼月正圆:描绘高楼上音乐与美景的结合,增添情感的氛围。
  3. 胡蝶梦中家万里,依然:梦中美好与现实距离的对比,表达思念。
  4. 老去愁来强自宽:面对岁月与愁苦,努力自我安慰。
  5. 明镜借红颜:借助镜子看见自己的青春,感叹流逝。
  6. 须著人间比梦间:强调现实生活的重要性,超越梦境。
  7. 蜡烛半笼金翡翠,更阑:夜深时光的流逝和思绪的沉重。
  8. 绣被焚香独自眠:独自入眠,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胡蝶梦中家万里,暗喻对故乡的向往。
  • 拟人:将蜡烛的光影赋予情感,增强诗的氛围感。
  • 对仗:如“明镜借红颜,须著人间比梦间”,增强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思乡、时间流逝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接受,展现了人生态度的豁达与成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栏杆:象征依靠与孤独。
  • 月亮:象征圆满与思念。
  • 蝴蝶:象征梦境与美好。
  • 明镜:象征青春与自我反思。
  • 蜡烛:象征光阴的短暂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何处倚阑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与思念
    B. 快乐与享受
    C. 忧虑与恐惧

  2. 下列哪一句反映了对青春的怀念? A. 胡蝶梦中家万里
    B. 明镜借红颜
    C. 蜡烛半笼金翡翠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对比
    B. 比喻
    C. 拟人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柳宗元《江雪》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月亮下的孤独与思考,但更显豪放与洒脱。
  • 柳宗元《江雪》:描写了寒冷冬天的孤独,情感上更为凄冷。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苏轼诗词全集》
  2. 《宋代文学史》
  3. 《苏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