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万顷蓬壶
作者: 王国维
万顷蓬壶,梦中昨夜扁舟去。
萦回岛屿,中有舟行路。
波上楼台,波底层层俯。
何人住?断崖如锯,不见停桡处。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海上场景。我梦见昨夜乘坐小舟,游荡在无边的蓬壶(指海洋)之中。小舟绕过一个个岛屿,航行的路途依然存在。水面上耸立着楼台,水底却层层叠叠地向下延伸。那儿住着什么人呢?高耸的断崖像锯齿一样,四周看不到舟桨停靠的地方。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顷:形容无边无际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大海。
- 蓬壶:指广阔的海洋,取自《庄子》中的“蓬莱”之意。
- 扁舟:小舟,形状扁平的船。
- 萦回:绕来绕去,回旋的意思。
- 楼台:指水边的楼阁或亭台。
- 断崖如锯:形容悬崖的形状像锯齿,给人一种险峻的感觉。
- 停桡处:指小舟停靠的地方。
典故解析: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和追求的境地。
- 梦中:强调梦境的虚幻和不真实,可能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国维(1877-1927),字莘田,号静安,浙江余姚人,清末民初著名的诗人、学者、戏曲家。他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尤其擅长词作。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结合,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点绛唇·万顷蓬壶》创作于王国维游历海岛的时光,灵感源自他对大海的梦幻般的感受,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境地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如梦似幻的海洋世界。开篇“万顷蓬壶”给人以无边无际的感受,暗示了大自然的浩瀚与无垠。接着,诗人描绘了在梦中乘舟游荡的场景,这种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梦幻色彩。
“萦回岛屿”一句,突出了航行的曲折与不确定,同时也暗示着追寻理想的艰辛与曲折。波上楼台与波底层层俯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空间的深度,使得整个场景更为立体。最后的“何人住?断崖如锯,不见停桡处”则引发了对人类存在的思考,仿佛在询问:在这广阔无垠的自然中,人类的身影似乎显得渺小而孤独。
整首词以梦为引,结合对海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王国维的细腻笔触和深邃思想,使得这首词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顷蓬壶:描绘出浩瀚的海面,给人以宽广的视觉感受。
- 梦中昨夜扁舟去:强调了游历的梦幻色彩,暗示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 萦回岛屿,中有舟行路:表现了航行的曲折与不确定,暗示人生道路的复杂。
- 波上楼台,波底层层俯:对比水面和水底,营造出空间的深度与层次感。
- 何人住?断崖如锯,不见停桡处:引发对人类存在和归属感的思考,感叹自然的浩瀚与人类的渺小。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蓬壶”来比喻大海,形象生动。
- 对仗:如“波上楼台,波底层层俯”,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在“何人住”中,赋予了自然以人性,使其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思考,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渺小感,激发读者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蓬壶:象征广阔的理想与未知的探索。
- 扁舟:表示人生的渺小与脆弱,象征探索者的孤独。
- 岛屿:象征理想的目标或追寻的对象。
- 波上楼台与波底层层俯:对比展现了事物的表面与深层含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万顷蓬壶”中的“万顷”指什么?
A. 小舟
B. 广阔的海面
C. 岛屿 -
诗中提到“何人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人类存在的思考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梦境的怀念 -
“波上楼台,波底层层俯”中“层层俯”比喻了什么?
A. 生命的复杂性
B. 海洋的深度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理想与梦境的追寻。
- 苏轼《水调歌头》: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生哲思的结合。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样以自然为背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王国维更侧重于梦境的描绘,而辛弃疾则更加豪放与激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国维诗词选》:深入了解王国维的诗词风格与思想。
- 《古典诗词鉴赏》:提供诗词分析的技巧与方法。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探讨古典诗词的历史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