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楼外秋千索尚悬》
时间: 2025-01-27 03:24: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楼外秋千索尚悬
王国维
楼外秋千索尚悬,霜高素月慢流天。
倾残玉碗难成醉,滴尽铜壶不解眠。
人寂寂,夜厌厌。
北窗情味似枯禅。
不缘此夜金闺梦,那信人间尚少年。
白话文翻译:
在楼外,秋千的绳索仍旧悬挂着,霜降后高空的明月缓缓流动。
倾倒剩下的玉碗也难以让我醉意朦胧,
尽情滴落的铜壶却无法让我入眠。
夜晚寂静得让人感到厌倦,
北窗旁的情感似乎如同枯竭的禅意。
不是因为今晚的美梦,
我怎能相信人间还有少年时的轻狂呢?
注释:
- 秋千索:秋千的绳索,这里用来描绘秋天的寂寞。
- 霜高素月:高空中的霜和明亮的月亮,营造出清冷的夜景。
- 倾残玉碗:古代饮酒用的碗,倾倒后只剩下少量酒。
- 铜壶:古代用来盛酒的器皿,滴尽形象地表现无尽的孤寂。
- 金闺梦:指在华美的闺房中美好的梦境。
典故解析:诗中提到的“金闺梦”暗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国维(1877-1927),字孟轲,号静安,浙江人,是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文物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多具情感深邃、意境悠远的特点。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国维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孤独和时间流逝的思考。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用秋天的意象,表达内心的孤寂和对过往青春的怀念。
诗歌鉴赏:
《鹧鸪天·楼外秋千索尚悬》是一首充满秋意和孤寂的词作,王国维通过对秋千、霜月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和对过往青春的思考。开篇的“楼外秋千索尚悬”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略显悲凉的场景,秋千的静止象征着青春的逝去和时间的无情。随后,诗人通过饮酒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空虚与无法释怀的情感。尽管有酒在手,但“倾残玉碗难成醉”,显示了酒无法解愁的无奈。
接下来的“人寂寂,夜厌厌”更是直接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夜晚的寂静让人倍感无助。北窗的情味仿佛是被时间所磨损的禅意,这种感悟让人更加沉重。最后一句“不缘此夜金闺梦,那信人间尚少年”,不仅是对美好梦境的渴望,更是对逝去青春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情的描写,展现了王国维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楼外秋千索尚悬: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场景,暗示青春的停滞。
- 霜高素月慢流天:描绘了清冷的秋夜,月光流动,营造了寂寞的氛围。
- 倾残玉碗难成醉:即使酒残,心中却无法陶醉,表现孤独。
- 滴尽铜壶不解眠:酒已滴尽,却依然难以入睡,表现内心的烦恼。
- 人寂寂,夜厌厌:夜晚的寂静让人感到厌倦,心情沉重。
- 北窗情味似枯禅:窗外的情感如同枯竭的禅意,似乎失去了生机。
- 不缘此夜金闺梦:并非因为这个夜晚的梦境,暗示内心的失落。
- 那信人间尚少年:对人间青春的怀念,实际上已不再年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人寂寂,夜厌厌”,增强了音韵的和谐。
- 比喻:将情感比作“枯禅”,形象生动。
- 排比:通过描写夜晚的孤寂和内心的烦恼,增强了情感的层次。
主题思想:整首词反映了对青春逝去的无奈、孤独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表现了王国维深邃的哲理思考和细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千:象征着青春和快乐的逝去。
- 霜:代表寒冷和孤独,暗示生命的无常。
- 玉碗:象征饮酒与欢愉,反映内心的空虚。
- 铜壶: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无尽的孤寂。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人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本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国维
- C. 苏轼
-
填空题:诗中“楼外秋千索尚悬”主要表达了____的意象。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铜壶”象征着酒的丰盈。(对/错)
答案:
- B
- 青春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作品常常表达女性的柔情和忧伤,而王国维的诗则更多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和意象使用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人生经历。
参考资料:
- 《王国维诗词全集》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