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时间: 2025-01-11 12:35:48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满庭芳
作者: 何振岱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尘境风烟,衰年情绪,消领怎遣人知。
古愁今恨,休写向琴丝。
挨得众喧小息,凡缘外探点玄机。
无须问,欢悲异趣,与世总相遗。
栖迟。如我愿,孱躯蛰影,默自禁持。
任飘零逝水,梦杳书稀。
留取孤光内照,有寥寂便是佳时。
炉香好,余生寄托,冷暖足因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纷扰尘世和衰老年华中的情感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诗人感叹世俗的喧嚣让人难以解脱,古旧的忧愁和现在的怨恨也不必再向琴音倾诉。面对喧嚣,诗人选择暂时的宁静,试图在纷扰中探寻一些内心的奥秘。欢喜与悲伤各有不同的趣味,但最终都与世俗的纷扰相隔离。诗人希望能如愿以偿,虽然身体孱弱,但内心却选择隐忍,默默守持自己的情感。任凭时间如流水般逝去,梦中书写的记忆也愈加稀薄,但只要留有孤寂的光芒内照,生活的寥落便是美好的时光。炉香的清香,寄托着诗人的余生,冷暖的感觉也足以依赖。
注释:
- 尘境:指世俗的纷扰与喧嚣。
- 衰年:衰老的年岁,暗示时间的流逝。
- 琴丝:指琴弦,象征音乐和情感的抒发。
- 挨得众喧小息:在众多喧嚣中暂时小憩。
- 欢悲异趣:欢乐与悲伤的不同趣味。
- 栖迟:寄居或停留的状态。
- 孱躯:体弱的身体。
- 蛰影:隐匿的身影。
- 孤光:独自的光芒,象征内心的光明。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琴丝”与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琴来抒发情感的传统有关,象征着内心情感的表达。在古代文学中,琴常被视为文人情感寄托的工具,表现出一种孤独与高洁的气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何振岱,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其诗歌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其作品常反映出对生命、时间的思考。
- 创作背景:创作于个人生命的某个阶段,或许受到衰老或人生变迁的影响,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满庭芳》全诗以一种沉静而又略带愁绪的语调,表达了诗人在衰老的岁月中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尘境风烟”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世俗喧嚣的环境,同时也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古愁今恨”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情感积淀与变化,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在面对纷扰的生活时,诗人选择了一种超然的态度,通过“众喧小息”找到片刻的宁静。这种宁静并非逃避,而是一种内心的深度探索。诗人意识到,欢悲并非他人所能理解,而是个体内心的真实感受,因而选择与世隔绝。
诗的最后几句则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安于孤寂的生活态度。虽然人生会有孤独与寂寥,但只要保持一份内心的光明,便能在平淡中找到生活的意义。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意象和流畅的笔触,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尘境风烟:形容红尘世界的纷扰。
- 衰年情绪:反映了年华的流逝与内心的感慨。
- 消领怎遣人知:表达内心的苦闷无人能知。
- 古愁今恨:对过去的忧愁与现在的怨恨交织。
- 挨得众喧小息:在喧嚣中寻找片刻的安宁。
- 凡缘外探点玄机:在世俗之外寻求内心的真谛。
- 无须问,欢悲异趣:无需询问,欢乐与悲伤各有不同的趣味。
- 与世总相遗:最终与世俗相隔离。
- 栖迟。如我愿:如我所愿地栖息于此。
- 孱躯蛰影,默自禁持:虽然身体孱弱,却依然隐忍。
- 任飘零逝水:任凭时间如水般逝去。
- 梦杳书稀:梦境变得模糊,记忆逐渐稀薄。
- 留取孤光内照:只愿心中有光明照耀。
- 有寥寂便是佳时:即便寂寥也算是美好的时光。
- 炉香好,余生寄托:炉香的清香寄托了诗人的余生。
- 冷暖足因依:生活的冷暖都能依赖。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尘境风烟”比喻人生的纷扰。
- 对仗:如“欢悲异趣”与“古愁今恨”互为对仗,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拟人:赋予“孤光”以观察与照耀的能力,表现内心的光明。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人生的反思,传递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宁静与内心光明的重要性,表达出对生命的淡泊与对内心情感的珍视。
意象分析:
- 尘境:象征世俗生活的纷扰与沧桑。
- 孤光:象征内心的光明与希望。
- 炉香:象征清新与寄托,反映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众喧小息”意指什么?
- A. 喧闹的生活
- B. 寻找宁静
- C. 忙碌的工作
-
“欢悲异趣”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欢乐与悲伤是一样的
- B. 欢乐与悲伤各有其乐
- C. 生活是痛苦的
-
诗人选择在世俗中隐忍,体现了什么态度?
- A. 逃避现实
- B. 超然洒脱
- C. 消极悲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定风波》
诗词对比:
- 何振岱《满庭芳》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内心情感的思考,但前者更为沉静,后者则更显柔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诗词中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