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听艳爣度曲》
时间: 2025-01-23 22:09: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听艳爣度曲
檀板敲残,银筝搊遍,一曲梁绕新声。
冷意幽咽,音妙佩环鸣。
暗想明妃出塞,琵琶怨泪共弦迸。
彤云幕,胡沙历乱,愁绝倩谁听。
伤情。排遣处,繁华易歇,别恨难平。
算珠玑堆翠,螺髻翘英。
歌尽桃花扇底,秦淮碧空说倾城。
凝眸久,兰飘麝散,灯影隔娉婷。
白话文翻译:
檀板的敲击声已经微弱,银筝的音色已经奏遍了,只剩下这曲调环绕在耳边。
冷意幽咽,音色悠扬如佩环的叮咚声。
我暗自想起了王昭君出塞的情景,琵琶的怨恨与泪水在弦上倾泻。
彤云如幕,胡沙飞扬,愁苦难以倾诉又能向谁诉说呢?
伤感的情绪,排遣之处,繁华容易消散,离别的恨意却难以平息。
像珠玑一样堆砌着翠色,螺髻高高翘起的英姿。
歌声尽在桃花扇下,秦淮的碧空诉说着倾国倾城的故事。
我凝视良久,兰香飘散,灯影映照下她的婀娜身影隔着一层距离。
注释:
- 檀板:一种打击乐器,用檀木制成。
- 银筝:指古筝,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
- 明妃:指王昭君,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因出塞而为人所知。
- 琵琶:一种拨弦乐器,常用来表达伤感情绪。
- 彤云:红色的云,常用来形容夕阳西下的景象。
- 胡沙:指北方少数民族的沙尘,象征着战乱和离别。
- 兰飘麝散:兰花的香气和麝香的味道,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和芬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韶生是近代著名的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生活中的细节,关注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一个音乐会的场合,作者在聆听乐曲时,感受到乐声带来的情感波动,写下了这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作品,反映出对历史和爱情的深切思索。
诗歌鉴赏:
《满庭芳·听艳爣度曲》是一首充满音乐感和情感波动的词作。开头的“檀板敲残,银筝搊遍”,描绘了一种乐声逐渐淡去的场景,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往事的回忆。接下来的“冷意幽咽,音妙佩环鸣”,则传达出一种凄凉而又清丽的音响,似乎在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暗想明妃出塞”一句,使人联想到王昭君的故事,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感慨。琵琶的“怨泪共弦迸”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展现了音律与情绪的交融。
后面的“愁绝倩谁听”,则是对孤独与无奈的深刻反思,乐声虽美,却无人倾诉,愁苦难以排遣。整首词在伤感的基调中,穿插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繁华易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檀板敲残,银筝搊遍:乐声渐渐消散,音调环绕耳边,展现出音乐的优美与短暂。
- 冷意幽咽,音妙佩环鸣:乐声中透着一丝寒意,音色如佩环叮当,传达出凄清的情感。
- 暗想明妃出塞:引入王昭君的故事,表现对历史悲剧的感慨。
- 琵琶怨泪共弦迸:音乐的悲伤与泪水交织在一起,渲染了情感的深度。
- 彤云幕,胡沙历乱:描绘了动荡的时局和内心的愁苦,隐喻着离愁别绪。
- 愁绝倩谁听:表达孤独的情感,倾诉无门。
- 伤情。排遣处,繁华易歇,别恨难平:伤感的情绪无法排解,繁华易逝,别离的恨意难以抚平。
- 算珠玑堆翠,螺髻翘英:描绘了女子的美丽,突显生活中的美好与哀伤的对比。
- 歌尽桃花扇底,秦淮碧空说倾城:歌声表达了倾国倾城的美丽,展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凝眸久,兰飘麝散,灯影隔娉婷:最后的意象描绘了思念的苦涩与距离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繁华易歇”暗喻人生的无常。
- 拟人:音妙与冷意的结合,赋予了音乐以情感。
- 对仗:如“歌尽桃花扇底,秦淮碧空说倾城”,展现了词作的韵律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思,以及在繁华背后潜藏的伤感与孤独。
意象分析:
- 檀板:象征音乐的开始与结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
- 银筝:代表美好而又易逝的事物。
- 王昭君:传达出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思考。
- 琵琶:象征着情感的表达与释放。
- 彤云与胡沙:表现出人生的无常与动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韶生
- C. 杜甫
-
“暗想明妃出塞”中的“明妃”指的是谁?
- A. 王昭君
- B. 西施
- C. 貂蝉
-
诗中的“繁华易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繁华的渴望
- B. 对繁华的惋惜
- C. 对繁华的无所谓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比较王韶生的《满庭芳·听艳爣度曲》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展现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王韶生更侧重于历史的思考和情感的孤独,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远。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代词人作品集》
- 《王韶生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