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咏茉莉》

时间: 2025-01-25 23:29:06

清芬飘飏。

偏与黄昏傍。

浴罢玉奴心宕漾。

小缀乌云髻上。

定瓷渍水初开。

春纤朵朵分来。

半晌鬓鬟撩乱,不教贴上银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芬飘飏。偏与黄昏傍。
浴罢玉奴心宕漾。
小缀乌云髻上。
定瓷渍水初开。
春纤朵朵分来。
半晌鬓鬟撩乱,
不教贴上银钗。

白话文翻译:

清香在空气中飘荡,恰好伴随黄昏的来临。
洗浴之后,玉奴的心情波澜起伏。
小巧的花朵点缀在如云的发髻上。
瓷器般的肌肤在水中初显光泽。
春天的花朵一朵朵悄然绽放。
过了半天,发鬓和饰物已经凌乱,
不让银钗紧紧别上。

注释:

  • 清芬:清香的气息。
  • 飘飏:飘动,轻盈的样子。
  • 玉奴:指美丽的女子。
  • 心宕漾:心情波动,情绪激荡。
  • 小缀:小巧的装饰。
  • 乌云髻:黑色的发髻。
  • 瓷渍:如瓷器一样的光滑和洁白。
  • 春纤朵朵:春天细小的花朵。
  • 鬓鬟撩乱:头发和发饰凌乱的样子。
  • 银钗:用银制成的发钗,常用于固定发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釚,清代诗人,名钚,字汝安,号沧洲,出生于福建。徐釚的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常常描写自然和女性之美。

创作背景:这首《清平乐 咏茉莉》是徐釚对茉莉花的赞美,茉莉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纯洁和美好,常常与女子的形象相联系。诗中描绘了黄昏时分,女子在洗浴之后的轻松与美丽,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美感。

诗歌鉴赏:

《清平乐 咏茉莉》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和优雅意象的词作。诗中通过茉莉花的清香,描绘了黄昏时分女子的美丽和心情。开头的“清芬飘飏”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恬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花香四溢的黄昏之中。接下来的描写则生动地展现了女子沐浴后的愉悦与轻松,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美好与女子的优雅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的画面。

“浴罢玉奴心宕漾”一句,传达出女子心情的波动,这不仅是生理上的洗浴,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她的美丽不仅仅体现在外表,还在于内心的愉悦与宁静。而“小缀乌云髻上”则将女子的发髻与乌云比拟,充满了诗意,暗示着她的美丽如云一般轻盈。

最后两句“半晌鬓鬟撩乱,不教贴上银钗”则反映了女子在美丽与凌乱之间的矛盾。她的美丽是自然流露的,而不是刻意雕琢的,显示出一种真实和自然的魅力。整首词作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女性美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芬飘飏:描绘了茉莉花的清香在空气中飘散,营造了清新自然的氛围。
  2. 偏与黄昏傍:黄昏时分,清香更显得迷人,与黄昏的宁静相得益彰。
  3. 浴罢玉奴心宕漾:女子洗浴后,心情愉悦,情绪波动。
  4. 小缀乌云髻上:细小的花朵点缀在黑色的发髻上,象征着女子的美丽与灵动。
  5. 定瓷渍水初开:如瓷器般的肌肤在光照下显得光滑细腻,初露光泽。
  6. 春纤朵朵分来:春天的花朵一朵朵悄然绽放,象征着生命的美好。
  7. 半晌鬓鬟撩乱:经过一段时间,女子的发饰和发型变得凌乱,表现出一种自然的美。
  8. 不教贴上银钗:不让银钗固定发髻,强调自然之美,无需强加。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发髻比作乌云,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花朵以生命,使其仿佛在春天中自由绽放。
  • 对仗:词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茉莉花的清香和女子的美丽,表达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对真实、自然美的赞美。诗人强调内在情感和自然美的统一,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芬:象征纯洁和清新。
  • 黄昏:代表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 玉奴:象征美丽女子。
  • 乌云:代表神秘与优雅。
  • 银钗:象征传统与约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花的美丽?

    • A. 玫瑰
    • B. 茉莉
    • C. 兰花
  2. “浴罢玉奴心宕漾”中的“玉奴”指代的是?

    • A. 一种花
    • B. 美丽的女子
    • C. 一位神仙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描绘女子的发髻?

    • A. 拟人
    • B. 比喻
    • C. 排比

答案

  1. B. 茉莉
  2. B. 美丽的女子
  3. B. 比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徐釚的《清平乐 咏茉莉》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着对女性美的描绘,但徐釚更侧重于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多表现对失去的感慨与思念情怀。这种不同的情感基调,使得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