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时间: 2025-01-11 02:44:37

扁舟解缆。

春满江南岸。

灯火街头月正半。

客里年华又换。

倚遍阑干影斜。

行人回首天涯。

沙市桥南草色,章台寺里梅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作者: 杨慎 〔明代〕

扁舟解缆。春满江南岸。
灯火街头月正半。客里年华又换。
倚遍阑干影斜。行人回首天涯。
沙市桥南草色,章台寺里梅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江南美景。小船已经解开缆绳,江南的春天充满了生机。街头的灯火和半轮明月相映成趣,旅客在这里度过的时光又一次更替。倚靠在栏杆上,斜影映出了一片宁静的景象;往来行人回首远方的天涯。沙市桥南的草色青翠,章台寺里的梅花争相开放,生机盎然。


注释

  • 扁舟:小船,形容轻便的船只。
  • 解缆:解开缆绳,意指启程。
  • 春满江南岸:春天的气息充盈在江南的河岸上。
  • 灯火街头月正半:形容灯火通明的街头,月亮的弧度正好是一半。
  • 客里年华又换:在外的游子,时光悄然流逝又换了一年。
  • 倚遍阑干影斜:倚靠在栏杆上,影子斜斜地投射下来。
  • 行人回首天涯:路过的行人回头望向遥远的天边。
  • 沙市桥南草色:沙市桥南的青草色泽鲜明。
  • 章台寺里梅花:章台寺中梅花盛开,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止庵,明代文学家,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是明代中期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职于朝廷,因直言敢谏而多次遭贬。杨慎的词风清新婉约,富有情感,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清平乐》写于明代,正值江南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在江南游历时感受到浓厚的春意以及流逝的时光,借助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清平乐》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全词以江南春景为背景,描绘了小舟启程、灯火阑珊、月色皎洁的美好景象。词的开头“扁舟解缆”即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象征着旅程的开始。而“客里年华又换”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充满了对人生短暂的思索。

在意象上,词中提到的“沙市桥南草色”和“章台寺里梅花”,前者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后者则象征着生命的绽放与美好。整首词在意象的交织中,流露出诗人对江南的依恋以及对人生流转的无奈之情。

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诗人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更深入探讨了人际关系与时间的流逝。这种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使得《清平乐》成为了古典词作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扁舟解缆:小舟启航,象征着旅行与新的开始。
  2. 春满江南岸:春天的气息遍布江南,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3. 灯火街头月正半:灯光明亮的街头,月亮正好是一半,营造了宁静的夜景。
  4. 客里年华又换:在外的游子感叹时光流逝,旅程中的岁月又悄然更替。
  5. 倚遍阑干影斜:倚靠在栏杆上,影子斜斜地映出,表现了悠闲的心情。
  6. 行人回首天涯:路过的行人回头望向远方,渗透出一丝惆怅。
  7. 沙市桥南草色:沙市桥南的青草生机盎然。
  8. 章台寺里梅花:章台寺中的梅花争相开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与江南相结合,展现了生机与希望。
  • 拟人:通过“灯火街头月正半”赋予景色以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如“沙市桥南草色,章台寺里梅花”,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悟。春天的到来不仅是自然的变化,也是人生的一种轮回,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扁舟:象征着旅行与新的开始。
  2. 灯火:代表温暖与浪漫的气氛。
  3. 月亮:象征着宁静与时间的流逝。
  4. 草色:春天的生机,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5.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美丽,暗含人生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春满江南岸”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冬天的寒冷
    • B. 春天的生机
    • C. 秋天的萧瑟
    • D. 夏天的炎热
  2. 填空题:在诗中,客人在外感叹“年华又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沙市桥南草色”表现了春天的生命力。(对/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以江南春景和人生哲思相结合。
  • 《临江仙》:李清照的词作,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与思考。

诗词对比

  • 《清平乐》 vs 《春江花月夜》:两首诗都描绘了江南的春景,前者更侧重于人体会的情感,后者则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概论》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杨慎及其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