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心亭颂》

时间: 2025-01-26 02:32:14

菩萨清凉月,游於毕究空。

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忍观伏尘劳,波澄泥著底。

八风动地来,尘劳还复起。

觉海性澄圆,浪时无不浑。

即浑即澄彻,个是涅盘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澄心亭颂
作者:黄庭坚 〔宋代〕

菩萨清凉月,游於毕究空。
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忍观伏尘劳,波澄泥著底。
八风动地来,尘劳还复起。
觉海性澄圆,浪时无不浑。
即浑即澄彻,个是涅盘门。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菩萨在清凉的月光中游走于无尽的空中,众生的心如水般清净,菩提的影子在水中显现。忍耐地观看内心的尘劳,水波如镜,泥沉底。八风吹动大地,尘劳又会重新升起。觉海的本性是清澈圆满,浪潮时常会显得混浊。事实上,无论是混浊还是清澈,都是通往涅槃之门。

注释:

字词注释:

  • 菩萨:佛教中修行成圣的人,具有慈悲和智慧。
  • 清凉:形容月光清澈、宁静。
  • 毕究空:形容无边无际的空寂。
  • 菩提:指觉悟、智慧。
  • 尘劳:指世俗的烦恼与困扰。
  • 涅盘:佛教用语,指超脱生死轮回的境界。

典故解析:
“菩萨”源于佛教经典,象征着智慧与慈悲。而“涅盘”则是佛教追求的终极目标,表示超越生死,获得自由与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苏轼的好友,擅长诗歌和书法,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创作背景:
《澄心亭颂》创作于黄庭坚晚年,他在诗中通过对心境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思想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反映了他对内心宁静与智慧的追求。

诗歌鉴赏:

《澄心亭颂》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内心的宁静和对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诗中使用了“菩萨清凉月”这样的意象,展现了月光的清澈与宁静,暗示着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而“众生心水净”则强调了修行与内心净化的重要性,表现了对心灵安宁的渴望。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提到“波澄泥著底”,通过观察内心的尘劳,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的纷扰时应保持内心的清明和宁静。即使“八风动地来,尘劳还复起”,生活的烦恼仍会反复出现,但通过觉悟的心态,可以超越这些表面的波动。

整首诗以“觉海性澄圆”作为情感的高峰,强调了内心的本质是清澈和圆满的,混沌与清澈并存,二者都是通往涅槃的途径。诗人在表达哲理的同时,语言优美,意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菩萨清凉月,游於毕究空。
    诗人描绘了菩萨在清凉的月光下,悠游于无尽的空中,象征着一种超脱的境界。

  2. 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众生的内心如清水般纯净,菩提的影子映现于此,表明心灵的觉悟与明了。

  3. 忍观伏尘劳,波澄泥著底。
    忍耐地观察内心隐藏的烦恼,水波清澈,泥沉底,暗示内心的清净和烦恼的消散。

  4. 八风动地来,尘劳还复起。
    即使外界的八风再如何肆虐,尘劳仍会再次出现,反映了生活的无常。

  5. 觉海性澄圆,浪时无不浑。
    觉悟的本性是清澈和圆满的,然而浪潮时而会显得浑浊,表明内心的波动。

  6. 即浑即澄彻,个是涅盘门。
    无论是混浊还是清澈,都是通往涅槃的门,最终达成内心的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波澄泥著底”形象地比喻内心的宁静和烦恼的消散。
  • 对仗:如“即浑即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内心状态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思想的理解,强调心灵的清净与觉悟,提醒人们在世俗纷扰中保持宁静,最终实现内心的涅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菩萨:象征智慧与慈悲。
  • :代表宁静与清晰。
  • :象征内心的清净与流动。
  • 波浪:比喻生活的起伏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澄心亭颂》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黄庭坚
    C. 苏轼

  2. 诗中的“菩萨”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智慧与慈悲
    C. 权力

  3. 诗中提到的“涅盘”指什么?
    A. 一种食物
    B. 超脱生死的境界
    C. 一座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苏轼:两位诗人在风格上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黄庭坚更偏向于哲理的探讨,而苏轼则多表现出洒脱与人生的感悟。两者在对自然的描绘和内心的追求上有着共同的主题,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黄庭坚诗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