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遣兴》

时间: 2025-01-24 07:51:46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遣兴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白话文翻译:

在酒醉中我贪图欢笑,哪里有时间去愁苦呢?
最近开始觉得古人的书,确实没有什么可信之处。
昨晚我在松树边醉倒,问松树我醉得怎么样。
只怀疑松树要来扶我,于是用手推开松树说:“走开!”

注释:

字词注释:

  • 醉里且贪欢笑:在醉酒中贪图欢乐和笑声。
  • 要愁那得工夫:哪里有时间去愁苦呢?
  • 信著全无是处:相信古人的书籍,真是毫无道理。
  • 松边醉倒:在松树旁边醉倒。
  • 以手推松曰去:用手推开松树,叫它离开。

典故解析:

  • 古人书:可能指的是古代的诗文,表达对古人所作的怀疑。
  • :松树在古诗词中常用作隐喻,象征长寿和清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的词人、诗人和军事将领。他的词风豪放,兼具婉约,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 《西江月·遣兴》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他对人生感慨与思考逐渐深入的时期,表达了他对古代文人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在酒醉后的幽默与思考。开篇以“醉里且贪欢笑”引入,显示出一种洒脱的态度,似乎在表达对人生苦乐的无所谓态度。在这样的醉态中,作者并不愿去想愁苦,而是沉浸在欢笑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古书的思考,作者在醉酒的状态下,开始怀疑古人的智慧和书籍的真实价值。这种怀疑反映了辛弃疾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他认为古人的书籍并不完全可信,显示出作者在文化传承与个人体验之间的张力。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个幽默的场景:醉酒后的辛弃疾与松树对话,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切关系,同时也暗示了醉酒后的孤独与无助。推松的动作似乎是在拒绝依赖,体现出一种面对生活的主动姿态。

整首词通过幽默的笔触,表达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古代文化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生动的生活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醉里且贪欢笑:醉酒中,享受欢笑,表露出一种乐观态度。
  • 要愁那得工夫:忙于欢乐,哪有时间去忧愁。
  • 近来始觉古人书:最近开始感受到古代书籍的局限。
  • 信著全无是处:对古人智慧的不信任。
  • 昨夜松边醉倒:描绘醉酒后的情景。
  • 问松我醉何如:与松树对话,表现出一种幽默的自嘲。
  • 只疑松动要来扶:怀疑松树要来帮助自己,体现醉后的迷糊。
  • 以手推松曰去:用手推开松树,表现出拒绝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松树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和行动。
  • 对仗:整首词的结构工整,形成对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愁苦的无所谓态度,反映出辛弃疾在醉酒中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古代文化的反思,展现了他洒脱的个性与深刻的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醉酒:象征放松与逃避现实,表达对生活的态度。
  • 欢笑:代表快乐与愉悦的生活态度。
  •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寿,承载着对自然的敬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辛弃疾在这首词中对古人书的态度是: A. 完全相信
    B. 有所怀疑
    C. 非常崇拜
    D. 不屑一顾

  2. 诗中“醉里且贪欢笑”的意思是: A. 在醉酒中享受快乐
    B. 在醉酒中感到忧愁
    C. 在醉酒中思考人生
    D. 在醉酒中思念故乡

  3. “以手推松曰去”中的“推”字表现了什么情感? A. 依赖
    B. 拒绝
    C. 感激
    D. 欢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作品,表达对月亮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风格与辛弃疾有相似之处。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李清照的词,体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抒发。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词风有所不同,辛弃疾更为豪放,而李清照则更显细腻。在表现对生活的态度上,辛弃疾往往更多地通过幽默和自嘲来表达,而李清照则更多地通过细腻的情感来传达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辛弃疾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