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自潭府来称明因寺僧作静照堂求予作》
时间: 2025-01-08 12:19: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自潭府来称明因寺僧作静照堂求予作
黄庭坚 〔宋代〕
白话文翻译
客人从潭府渡过河梁,听闻静照堂的名声。
一年到头只苦于尘土,坐着让自己合眼梦见湖湘。
市门在晨曦中,鱼虾纷纷显露白色,
邻居家秋风吹来,橘子和柚子都成熟了。
离去的马和到来的舟,争夺着岁月,
老僧根本不下胡床,始终闲坐在那儿。
注释
- 潭府:指潭州,即今湖南省长沙。
- 静照堂:寺中的一座堂,象征宁静、光明。
- 尘土:指世俗的纷扰与烦恼。
- 湖湘:指湖南、湘江一带,代表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市门:市场的入口,表示热闹的场景。
- 老僧:寺中的和尚,象征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黄庭坚的作品多反映其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在寺庙时,受朋友的邀请,为寺中的静照堂作诗。诗中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寺庙生活,反映了诗人对尘世的逃避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开篇以“客自潭府来”引入,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正苦穷年对尘土,坐令合眼梦湖湘”一句,深刻表达了诗人在尘世中挣扎的无奈,以及对故土美好记忆的向往。
接下来的“市门晓日鱼虾白,邻舍秋风橘柚黄”,描绘了晨光中市场的生机与邻居家秋天的丰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也突显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渴望。
最后两句“去马来舟争岁月,老僧元不下胡床”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老僧的闲适态度则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黄庭坚的高超艺术功力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自潭府来称明因寺僧作静照堂求予作
客人自潭州来,因寺僧邀请写《静照堂》的诗。 -
正苦穷年对尘土,坐令合眼梦湖湘
一年辛苦对着尘土,闭眼却梦见故乡湖湘的美好。 -
市门晓日鱼虾白,邻舍秋风橘柚黄
市场在晨光中,鱼虾显露出白色;邻居的秋风带来了橘子和柚子的丰收。 -
去马来舟争岁月,老僧元不下胡床
离去的马和到来的舟在争夺时间,老僧却始终不下床,过着闲适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尘土”比作烦恼,形象化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困扰。
- 对比:通过市门的热闹与老僧的闲适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对宁静的向往。
- 意象:湖湘、鱼虾、橘柚等意象,充分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丰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尘世纷扰的反思。诗人通过日常景象,表达了对内心平静的渴求,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潭府:象征故乡,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 静照堂:象征宁静的生活环境,代表着内心的安宁。
- 鱼虾:代表生机与活力,表明生活的丰富多彩。
- 橘柚:象征丰收与富饶,体现了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静照堂”是指什么? A. 一座山
B. 一座寺庙的堂
C. 一条河 -
“客自潭府来”中的“潭府”指的是哪里? A. 湖南
B. 四川
C. 广东 -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忧愁
B. 忙碌
C. 追求宁静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与感慨。
- 王维《鹿柴》:描绘宁静的山水与内心的平和。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王维:两人都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黄庭坚更侧重于对尘世的反思,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