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清新二禅师颂》
时间: 2025-01-26 03:20: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清新二禅师颂
石公来斲鼻端尘,无手人来斧凿亲。
白牯狸奴心即佛,铜睛虎眼主中宾。
自携瓶去沽村酒,幻者衫来作主人。
万里相看如对面,死心寮里有清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禅师清新脱俗的赞颂。诗中提到石头被人斩去鼻端的尘土,没有手的人用斧头亲自雕刻,说明一种无所依靠的状态;白牯和狸的心灵即是佛,铜眼虎眼则代表了主人和宾客之间的关系。诗人自己拿着瓶子去村里买酒,而幻者却穿着袍子来做主人。即使相隔万里,但看起来似乎是面对面,死心寮中却有一种清新的感觉。
注释:
- 石公:指石头,形容其坚硬和沉默。
- 斲:砍、劈。
- 鼻端尘:比喻表面的小污垢。
- 白牯狸奴:象征一种智慧和灵性。
- 铜睛虎眼:表现一种锐利的观察力。
- 自携瓶去沽村酒:自我携带瓶子去买酒,表现一种自在的生活状态。
- 幻者:指虚幻的人,暗指世俗的繁华。
- 死心寮:比喻一种沉静、清净的内心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擅长诗词、散文,尤以豪放、清新著称。其作品常常融入对山水的描写与哲理思考,深受后人赞誉。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庭坚与禅师交往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禅宗思想的领悟与尊重,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哲学的认同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黄庭坚对禅宗的理解与欣赏。诗中通过对“石公”“白牯狸奴”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尤其是“万里相看如对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契合与超越,表明了诗人与禅师之间的心灵共鸣。同时,诗中对生活的随性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俗世的超脱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清新的语言,传递出一种追求内在宁静与智慧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公来斲鼻端尘”:形象地描绘出石头的坚硬与无情,代表内心的障碍。
- “无手人来斧凿亲”:无手的人用斧头雕刻,反映了一种孤独的追求。
- “白牯狸奴心即佛”:白牯和狸奴象征一种灵性,表达了心灵的觉悟。
- “铜睛虎眼主中宾”:对观察力的赞美,以及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
- “自携瓶去沽村酒”:表现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
- “幻者衫来作主人”:幻者的到来强调了世俗的虚幻。
- “万里相看如对面”:反映了心灵的深度连接。
- “死心寮里有清新”:强调内心宁静的清新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物象与心理状态结合,增强意象的深度。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拟人:使无生命的物体赋予人的特质,增强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禅宗的核心思想,探讨了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层连接以及对生活的豁达态度。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超越世俗、追求内心清新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公:象征坚固、沉默的内心障碍。
- 白牯狸奴:象征灵性和智慧。
- 铜睛虎眼:象征锐利的观察力和敏锐的理解。
- 村酒:象征生活的简单与真实。
- 死心寮:象征一种精神的净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白牯狸奴”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灵性与智慧
C. 普通人
答案:B -
诗中“万里相看如对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远离
B. 心灵的契合
C. 疏远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幻者”指的是? A. 真实的人
B. 追求名利的人
C. 追求真理的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探讨内心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游山西村》(陆游)与本诗的对比:两首诗均表现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但《游山西村》更注重田园生活的描绘,而《寄清新二禅师颂》则关注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