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试后投所知》

时间: 2025-01-11 13:00:51

此日蓬壶两日程,当时消息甚分明。

桃须曼倩催方熟,

橘待洪崖遣始行。

岛外音书应有意,眼前尘土渐无情。

莫教更似山西鼠,啮破愁肠恨一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此日蓬壶两日程,当时消息甚分明。
桃须曼倩催方熟,橘待洪崖遣始行。
岛外音书应有意,眼前尘土渐无情。
莫教更似山西鼠,啮破愁肠恨一生。

白话文翻译:

今天去蓬壶的路程已经两天了,那时的消息非常明确。
桃子在曼倩的催促下渐渐成熟,橘子则在洪崖的指引下开始启程。
岛外的音信应该有意图,眼前的尘土已经变得无情。
不要再像山西的老鼠一样,啃噬我的心肠,留下终生的遗恨。

注释:

  • 蓬壶:传说中的仙人居住地。
  • 曼倩:可能指古代美女,形容桃子成熟的催促。
  • 洪崖:指代某个地方或人名,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橘子成熟的时节。
  • 啮破:咬破,形容心中的痛苦和愁苦。
  • 愁肠:形容心中的忧愁和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10年),字子美,号青松,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多样,既有咏怀抒情,也有政治讽刺,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出试后,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实的感慨,蕴含了他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出试后投所知》是一首充满了对人生无常与理想追求的感慨之作。诗中提到的“蓬壶”,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而“桃须曼倩催方熟,橘待洪崖遣始行”则表明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桃子与橘子的成熟与启程,暗示着诗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不易。诗中“岛外音书应有意,眼前尘土渐无情”则传达了对外界消息的期待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外面的世界似乎充满了机会,但眼前的世俗却让人感到无情。最后一句“莫教更似山西鼠,啮破愁肠恨一生”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渴望逃离烦恼与忧愁,追求理想的心情愈加沉重。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日蓬壶两日程:今天去理想的地方已经走了两天,隐喻追求理想的艰辛。
  2. 当时消息甚分明:那时的消息非常明确,说明理想的方向清晰。
  3. 桃须曼倩催方熟:桃子在美人的催促下才开始成熟,暗示理想需要外界的助力。
  4. 橘待洪崖遣始行:橘子则在洪崖的指引下开始启程,表现出依赖他人的支持。
  5. 岛外音书应有意:外面的音信应该是有意义的,表现出对外界关注的期待。
  6. 眼前尘土渐无情:眼前的现实逐渐显得无情,暗示对现实的失望。
  7. 莫教更似山西鼠:不要再像山西的老鼠一样,隐喻对生活状态的不满。
  8. 啮破愁肠恨一生:咬破了心肠,心中充满了恨与愁苦,强调内心的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蓬壶”比喻理想的境地。
  • 拟人:如“桃须曼倩催方熟”,赋予桃子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未来的期许与对现实无情的叹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蓬壶:象征理想与追求。
  • 桃、橘:象征希望与成果。
  • 山西鼠:象征无情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蓬壶”指的是什么?

    • A. 仙人居住地
    • B. 珍贵的水果
    • C. 一种动物
  2. “桃须曼倩催方熟”中的“曼倩”最可能代表什么?

    • A. 一位美丽的女子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香料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痛苦
    • C. 满足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渴望,但更多地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 李白《将进酒》:则是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体现了更为奔放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罗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