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夫人之葬某新有丧不得为文以侑虞殡命儿冲》
时间: 2025-02-04 15:42: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夫人之葬
夫人心事与天谋,
钱鎛功夫岁晚收。
秸鞠声中春满羽,
毕逋枝里月横秋。
将雏欲上空回首,
食蔗才甘不到头。
况是我翁方念母,
两乡风雨一般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黄夫人离世的哀悼。诗中提到她的心事与天命相交融,岁末之际,辛勤的工作虽然有了回报,但对于失去的却无能为力。春天的到来伴随着鸟儿的欢鸣,而秋天的月光却在树枝间洒落。诗人想要飞向空中回望,然而美好的甘蔗依然无味。更何况,我的父亲正念念不忘他的母亲,两个地方的风雨带来了共同的忧愁。
注释:
字词注释:
- 夫人:指黄夫人,可能是诗人所爱之人或某位亲人。
- 心事:心中所思虑的事情,通常与情感相关。
- 钱鎛:指钱和鎛(古代的一种铜器),这里形容辛劳的成果。
- 秸鞠:指稻草等的声响,暗示春天的农忙。
- 毕逋:指秋天的收成,象征着结束和结果。
- 将雏:欲飞的雏鸟,象征年轻的生命。
- 食蔗:吃甘蔗,比喻享受生活的甜美。
- 翁:指父亲,文中指代诗人的父亲。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将雏”与“食蔗”可能暗示着对生命的渴望与对失去的追忆,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梦阮,号宜和,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黄夫人去世之际,诗人因丧失亲人而感到悲痛,想通过这首诗表达对黄夫人的怀念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黄夫人的葬礼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秸鞠声中春满羽”,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然而随后的“毕逋枝里月横秋”则映射出时间的流逝与秋天的凋零。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黄夫人美好生命的追忆与无奈。
在情感上,诗人将个人的悲痛与普遍的人生哲理结合,最终使得哀伤的情感升华为对生命的感悟。尤其最后两句,既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也体现了人们在风雨中共同承受的苦楚,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夫人心事与天谋:黄夫人的心事似乎与天命交织在一起,暗示命运的不可逆转。
- 钱鎛功夫岁晚收:尽管辛勤的工作在年末有所回报,但对逝者的怀念却无法用物质来衡量。
- 秸鞠声中春满羽:春天的农忙声中,生命的气息显得愈加浓厚。
- 毕逋枝里月横秋:秋天的月亮映照出生命的无常与结束。
- 将雏欲上空回首:希望飞向空中的雏鸟,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
- 食蔗才甘不到头:甜美的生活却无法填补心中的空虚。
- 况是我翁方念母:揭示出父亲的悲伤与思念。
- 两乡风雨一般愁:两地的风雨让人共同承受忧愁,体现出深厚的情感联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夫人的心事比作天命,反映出命运的无常。
- 对比:春秋的对比,展现生命的轮回与无常。
- 拟人:将秸鞠声赋予生命的象征,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黄夫人逝世的哀悼,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亲情的珍惜。作者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出生命的无常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机与希望。
- 秋:代表收获与凋零。
- 鸟:象征自由与生命的渴望。
- 甘蔗:象征生活的甜美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对亲人的怀念
- C. 生命的哲学
-
诗中提到的“将雏”象征什么?
- A. 年轻的生命
- B. 逝去的岁月
- C. 自由的追求
-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对黄夫人的思念?
- A. 直接叙述
- B. 描绘自然景象
- C. 引用历史典故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魏了翁与杜甫在哀悼亲人时的不同风格,魏了翁通过自然的象征来表达情感,而杜甫则常常直接抒发内心的苦痛。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