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庙(子胥庙)》

时间: 2025-01-26 04:21:56

市箫声咽迹崎岖,雪耻酬恩此丈夫。

霸主两亡时亦异,不知魂魄更无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市箫声咽迹崎岖,雪耻酬恩此丈夫。
霸主两亡时亦异,不知魂魄更无归。

白话文翻译:

市井中的箫声低沉,路途艰辛曲折,
为了报仇雪耻,报答恩情,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即使是霸主的覆亡,时局也各有不同,
不知死去的灵魂究竟何处归宿。

注释:

字词注释:

  • 箫声:古代一种管乐器的声音,常用于表达悲伤或哀悼。
  • :声音微弱,难以听清,形容悲伤的情绪。
  • 雪耻:报仇雪恨,洗刷耻辱。
  • 酬恩:报答恩情,表示感恩之情。
  • 霸主:指掌握大权的统治者。
  • :指死亡或灭亡。

典故解析:

  • 雪耻酬恩:反映了古代士人的忠义观念,例如项羽、范增的故事。
  • 霸主两亡:历史上著名的霸主如秦始皇和刘邦,二者的覆亡有不同的原因与结果,体现历史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10年),唐代著名诗人,字季常,号青原,晚唐时期的文学家,以五言古诗见长,作品多描绘个人遭遇与社会的动荡,风格多样,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青山庙》创作于唐代末期,时局动荡,战乱频繁,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体现了士人的忠义与理想。

诗歌鉴赏:

罗隐的《青山庙》通过市井的箫声与艰难的跋涉,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诗中提到的“雪耻”和“酬恩”,表明了作者对忠义精神的推崇,强调了报仇与感恩的重要性,表达出士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关注。接着提到“霸主两亡”,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变幻,霸主的覆亡往往伴随着历史的悲剧,而个人的灵魂在历史洪流中又显得无处归属。这一切都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深切思考与无奈。

全诗结构紧凑,情感深沉,蕴含着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市箫声咽迹崎岖:描绘了市井中悲伤的箫声,象征着人们在艰难环境中的苦楚。
  2. 雪耻酬恩此丈夫:强调真正的男子汉应具备报仇雪恨与感恩的情怀,展示出强烈的忠义观。
  3. 霸主两亡时亦异:提到不同历史时期霸主的灭亡,暗示历史的复杂性与不可预测性。
  4. 不知魂魄更无归:表达了对逝去灵魂的思考,感叹人死后无处归属,体现了对存在的哲学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雪耻酬恩”,形成工整的对称,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隐喻:市井的箫声隐喻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 排比: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对比,强调历史的变迁与无常。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忠义、历史与生命的归宿展开,表达了对传统士人精神的推崇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着坚定不移的忠诚与理想。
  • 箫声:代表了悲伤与哀痛,反映社会的动荡。
  • 魂魄:象征着生命与归属,体现对存在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雪耻”是指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报仇雪恨
    • C. 旅行探索
    • D. 追求自由
  2. 诗中提到“霸主”的灭亡主要是为了强调什么?
    • A. 权力的腐败
    • B. 历史的变迁
    • C. 人物的忠诚
    • D. 战争的残酷
  3. “不知魂魄更无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满足
    • B. 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虽然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但李白更多地体现了个人的豪情壮志,而罗隐则更加强调忠义与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