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投穆中丞》
时间: 2025-01-11 12:54: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川投穆中丞
作者:罗隐 〔唐代〕
试将生计问蓬根,
心委寒灰首戴盆。
翅弱未知三岛路,
舌顽虚掉五侯门。
啸烟白狖沈高木,
捣月清砧触旅魂。
家在碧江归不得,
十年鱼艇长苔痕。
白话文翻译:
试着询问蓬根的生计,我的心像寒灰一样沉重,头上戴着一个盆子。翅膀微弱,不知道三岛的路在哪里,舌头顽固,虚空中掉落了五侯的门。对着飘散的烟雾,白猿在高大的树上啸叫,捣月的清声敲打着旅人的灵魂。我的家在碧江,却无法归去,十年的鱼艇上早已布满了苔痕。
注释:
- 蓬根:指蓬草的根,常用来比喻贫困或微薄的生计。
- 寒灰:比喻心情的沉重和无望。
- 三岛: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象征着理想的归宿。
- 五侯门:古代对权贵的称谓,象征着名利和权势。
- 白狖: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象征孤独与悲凉。
- 捣月清砧:比喻在旅途中,心中难以忘怀的乡愁与思念。
- 碧江:指作者的故乡,象征归属感和思乡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5年-901年),字梦阮,号青莲,唐代诗人,以其五言绝句和律诗闻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的时期,诗人以自我为中心,表达了对生计的无奈、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临川投穆中丞》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罗隐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用“试将生计问蓬根”引入,显示出一种对生活的苦苦探求,接着用“心委寒灰首戴盆”描绘出一种沉重的心理状态,暗示着生活的艰辛与困扰。
在描写生计的艰难后,诗人转向对理想的追寻,“翅弱未知三岛路”,以形象化的比喻传达出追寻理想的无奈与无助。而“五侯门”的提及,既是对权势的渴望,也是在表达对名利的无奈放弃,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诗的后半部分,借助自然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归属感。诸如“啸烟白狖沈高木”,以及“家在碧江归不得”,都极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十年间的漂泊与无根状态,在“十年鱼艇长苔痕”中达到了高潮,展示出时间的流逝与对故乡的永恒思念。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孤独旅者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浓厚的乡愁与对理想的无奈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试将生计问蓬根:尝试询问低贱的蓬草根部的生计,象征生活的艰难。
- 心委寒灰首戴盆:心情沉重犹如寒灰,头上却戴着沉重的盆子,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压抑。
- 翅弱未知三岛路:翅膀弱小,无法飞往理想中的三岛,暗示追求理想的无能为力。
- 舌顽虚掉五侯门:舌头顽固,不知如何接近权势的门,表达对名利的无奈。
- 啸烟白狖沈高木:白猿在高树上啸叫,象征孤独与无依。
- 捣月清砧触旅魂:敲打月亮的声音触动了游子的灵魂,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 家在碧江归不得:故乡在碧江,却无法归去,表达强烈的思乡情感。
- 十年鱼艇长苔痕:十年的漂泊,鱼艇上长满了苔藓,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无根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委寒灰”比喻内心的沉重。
- 拟人:如“捣月清砧”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对理想的渴望,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漂泊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蓬根:象征贫困与生存的艰难。
- 三岛:象征理想与追求,隐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白狖:象征孤独与悲哀。
- 碧江:象征故乡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生活的无奈? A. 碧江
B. 蓬根
C. 三岛
D. 白狖 -
“家在碧江归不得”中,碧江象征什么? A. 理想
B. 归属
C. 朋友
D. 名利 -
诗中提到的“三岛”代表什么? A. 现实
B. 理想
C. 过去
D. 未来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对比罗隐的《临川投穆中丞》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前者更显孤独与无奈,而后者则充满了温馨的回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