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庐好,物换境迁流。
结网蜘蛛才送夏,
絮砖蟋蟀又鸣秋。
随遇我无求。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庐真好,时光流逝,万物变化。
刚刚蜘蛛结网,夏天就要来了;
而这时,砖缝中的蟋蟀又开始鸣叫,秋天也随之而至。
我随遇而安,无所求。
注释:
- 山庐:指山中的小屋,象征隐居的生活。
- 物换境迁:意指时间流逝,世事变化。
- 结网蜘蛛:形象地描绘夏日的来临,蜘蛛的结网是夏天的特征。
- 絮砖蟋蟀:砖缝中的蟋蟀鸣叫,标志秋天的到来。
- 随遇我无求: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随遇而安,不强求。
典故解析:
“物换境迁”是一种常见的表达,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类似的表达在许多古诗中都有出现,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燮,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隐逸的生活态度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变革的背景下,诗人可能在某个隐居的山庐中,感受到季节变换带来的心灵触动,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四十二》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中通过季节的更替,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开篇“山庐好”直接将读者带入一种宁静的隐居生活场景,接下来的“物换境迁流”则暗示了在这宁静之中,时间依然在不停地流逝,万物在变化。
“结网蜘蛛才送夏”与“絮砖蟋蟀又鸣秋”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夏秋交替的情景,蜘蛛与蟋蟀分别代表着两个季节的标志,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循环。最后一句“随遇我无求”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诗人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生活的变迁,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似乎在告诉人们,不必对世事过于执着,随遇而安,才是生活的真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庐好:直接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 物换境迁流: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
- 结网蜘蛛才送夏:通过描绘蜘蛛结网,形象化地表现夏天的到来。
- 絮砖蟋蟀又鸣秋:蟋蟀的鸣叫则引出了秋天,形成了季节的交替。
- 随遇我无求:表达了诗人的洒脱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蜘蛛结网与蟋蟀鸣叫分别比喻夏秋两季的到来。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季节交替感。
- 拟人:把自然界中的生物赋予情感,表现生活的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生命变化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庐:象征隐逸和宁静。
- 蜘蛛与蟋蟀:分别象征夏秋的到来,体现自然的变化。
- 随遇而安:象征一种人生哲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物换境迁”是指什么? A. 自然景观的变化
B. 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C. 生活条件的变化 -
诗中提到的“结网蜘蛛”象征着哪个季节的来临?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
“随遇我无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对生活的追求
B. 对生活的淡泊
C. 对生活的焦虑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山中问答》 by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现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和谐,但更强调自由与个体的追求。
- 李白的《月下独酌》:虽然也有自然的描写,但更多的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对人生的哲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清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