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夜啼赠刘正元》

时间: 2025-01-26 00:25:07

寄泣须寄黄河泉,此中怨声流彻天。

愁人独有夜灯见,一纸乡书泪滴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夜啼赠刘正元
作者: 孟郊 〔唐代〕

寄泣须寄黄河泉,
此中怨声流彻天。
愁人独有夜灯见,
一纸乡书泪滴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如果要寄托我的泪水,就寄给黄河的泉水吧,这里的怨恨声响彻天际。愁苦的人只有在夜晚的灯下才能看到,写下的乡书也让泪水滴穿了纸张。

注释:

  • 寄泣:寄托眼泪。
  • 黄河泉:指黄河的泉水,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
  • 怨声:指内心的怨恨和悲伤之声。
  • 愁人:指心中忧愁的人。
  • 夜灯:夜晚的灯光,照亮了孤独和愁苦。
  • 乡书:写给家乡亲人的信。

典故解析: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象征着故乡和深厚的文化。
  • :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现孤独和思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郊,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孟郊流寓他乡之时,正值其生平困顿之际。诗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无奈与悲伤。

诗歌鉴赏:

孟郊的《闻夜啼赠刘正元》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寄托眼泪于黄河泉水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在广阔的自然背景中,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宏大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一种悲壮的情怀。诗句中“怨声流彻天”不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痛,也暗示了那种无法言说的孤独感。夜晚的灯光下,愁人独自面对,只有通过书信才能传达乡愁,这种无奈和悲伤在泪滴穿纸的意象中达到了高潮。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孟郊作为一个诗人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 第一句“寄泣须寄黄河泉”:寄托眼泪,寄给黄河的泉水,象征着对故乡的情感。
  • 第二句“此中怨声流彻天”:表达了诗人心中无尽的怨恨与悲伤,仿佛声音穿透了天空。
  • 第三句“愁人独有夜灯见”:愁苦的人在夜晚的灯光下更能感受到孤独与思念。
  • 第四句“一纸乡书泪滴穿”:写给故乡的信因泪水而湿透,显示了思乡情的深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水寄托于黄河泉,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
  • 拟人:怨声流彻天,赋予声音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使得诗的韵律感更强。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感,展现出人们在外漂泊时的无奈与悲伤。

意象分析:

  • 黄河泉:象征故乡与文化根基。
  • 夜灯:象征孤独与思念。
  • 乡书:象征与故乡的联系与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白居易
    • C. 孟郊
    • D. 李白
  2. “一纸乡书泪滴穿”中,泪水是如何影响书信的?
    • A. 让书信更美
    • B. 使书信湿透
    • C. 使书信难以阅读
    • D. 无影响

答案

  1. C. 孟郊
  2. B. 使书信湿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在《月夜忆舍弟》中,杜甫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但更侧重于家庭情感的表达。
  • 与孟郊的《闻夜啼赠刘正元》相比,白居易的《琵琶行》则通过音乐的意象,表现出更为丰富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孟郊诗集》
  • 《唐代诗人的生平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