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秋海棠》
时间: 2024-10-13 02:02: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 秋海棠》
作者:殷秉玑
小名尚列春芳,相思偏避春风面。
佳人薄命,年华不再,甚时相见。
细数三生,前生欢笑,今生哀怨。
正秋心寂寞,无言凄抑,苔凉处,泪如线。
不为飘零肠断。为声声砌虫频唤。
有谁怜惜,更无红烛,照侬妆倩。
瘦不胜扶,满身清露,墙阴低掩。
任阑干独倚天寒,翠袖被西风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意思是:小名还在春天的花丛中排列着,而我却因相思而躲避春风的面容。佳人命薄,年华已逝,不知何时能够再见。细数前生,曾经欢笑,如今却是哀怨。此时正值秋天,心中寂寞无言,凄凉如秋苔,泪水细如丝线。并不是因为飘零而心肠断裂,而是因为那声声虫鸣频频呼唤。又有谁来怜惜我,更没有红烛来照亮我的妆容。瘦弱得无法支撑,浑身湿透了露水,墙阴低低遮掩。任凭我独自倚靠在寒冷的栏杆上,翠袖被西风卷起。
注释
- 尚列春芳:小名还在春天的花丛中。
- 相思偏避春风面:因为思念而躲避春风的面容。
- 佳人薄命:意指美人命运多舛。
- 细数三生:细细数来生的缘分。
- 泪如线:形容泪水细如丝线。
- 声声砌虫:频繁呼唤的虫鸣声。
- 红烛:象征温暖和爱情的蜡烛。
- 翠袖:形容女子的衣袖,绿意盎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殷秉玑,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录,但其作品多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其诗词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常常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水龙吟 秋海棠》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和爱情的追求及对命运的感慨。秋海棠作为一种植物,象征着女性的柔弱与美丽,诗人在对秋海棠的描写中,寄托了对佳人的思念与哀怨。
诗歌鉴赏
《水龙吟 秋海棠》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寂寞与思念之情。开篇以“春芳”引入,既是对春天的怀念,也是对逝去青春的感叹。佳人薄命,年华不再,诗人真切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失去的惋惜。诗中“细数三生”一语,展示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与对爱情的执着。尤其是“泪如线”一句,利用细腻的形象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令读者感同身受。
整首词的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深刻的内心世界。诗人在寂寞的秋天,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感受到寒冷的西风,显示出一种孤独的美。最后以“翠袖被西风卷”结束,既是对美的留恋,也是对命运无奈的接受,情感层次分明,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名尚列春芳,相思偏避春风面。
- 小名还在春天的花丛中,而我却因思念而躲避春风。
-
佳人薄命,年华不再,甚时相见。
- 佳人的命运多舛,青春已逝,不知何时再见。
-
细数三生,前生欢笑,今生哀怨。
- 细细数来生的缘分,前生曾欢笑,今生却充满哀怨。
-
正秋心寂寞,无言凄抑,苔凉处,泪如线。
- 此时正值秋天,心中寂寞无言,凄凉如秋苔,泪水细如丝线。
-
不为飘零肠断。为声声砌虫频唤。
- 不是因为飘零而心肠断裂,而是虫鸣声声的呼唤。
-
有谁怜惜,更无红烛,照侬妆倩。
- 谁会怜惜我,更没有红烛照亮我的妆容。
-
瘦不胜扶,满身清露,墙阴低掩。
- 我瘦弱得无法支撑,浑身湿透了露水,墙阴低低遮掩。
-
任阑干独倚天寒,翠袖被西风捲。
- 任凭我独自倚靠在寒冷的栏杆上,翠袖被西风卷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眼泪比作细线,形象生动。
- 拟人:虫鸣声如人类的呼唤,使情感更加真实。
- 对仗:如“瘦不胜扶,满身清露”,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命运的感慨,展现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芳:象征青春与美好,表现对过往的怀念。
- 佳人:代表着美丽与脆弱,寄托着诗人对爱的渴望与失落。
- 秋心:象征着孤独、寂寞的心情。
- 虫鸣:代表着孤独的呼唤,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翠袖:象征柔弱之美,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佳人薄命”意指什么?
A. 佳人命运多舛
B. 佳人长寿
C. 佳人富有
D. 佳人快乐 -
填空题
诗中“泪如线”形容的是__。 -
判断题
诗中描写的季节是春天。 (对/错)
答案
- A
- 泪水细如丝线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钗头凤·世情薄》——陆游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水龙吟 秋海棠》与陆游的《钗头凤·世情薄》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失落。陆游的作品则更加直接,情感更加激烈,而殷秉玑则更倾向于细腻的描写与抒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