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中秋寄怀昭姊》
时间: 2025-01-22 22:26: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中秋寄怀昭姊
作者:陈家庆 〔清代〕
他乡又值清秋,广寒宫阙都依旧。
罗衣乍试,晶帘初卷,晚飔微逗。
祗有嫦娥,桂宫高倚,与谁厮守。
问美人何处,西风摇落,些些意,君知否。
看取山河大地,又天涯愁来时候。
声高戍角,香分瑶席,听残更漏。
雾湿云鬟,寒消玉臂,耐伊禁受。
幸黄花无恙,笼烟浥露,也如人瘦。
白话文翻译:
在他乡再次遇上清秋,广寒宫殿依旧如昔。
新衣初试,晶莹的帘子刚刚卷起,晚风轻轻拂动。
只有嫦娥,孤独地倚靠在桂宫之上,身边却无人相伴。
我问美人你在何处?西风摇落,心中的思绪,你可知道?
看这山河大地,等到天涯愁苦来临之时。
高亢的戍角声响起,香气飘散于瑶席之上,听着残更的滴答声。
雾气湿润了她的云鬟,寒意消退了她的玉臂,能否忍受这样的孤独?
幸好黄花依旧无恙,笼罩在烟雾与露水中,正如我般憔悴。
注释:
- 广寒宫阙:指月宫,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
- 罗衣:轻薄的衣服,通常指女子的衣裳。
- 嫦娥:中国神话中的月亮女神。
- 瑶席:珍贵的席子,这里寓意着温馨的宴席。
- 天涯愁:指思念之苦,尤其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家庆,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具有细腻的观察和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中秋之际,正值思乡情浓,诗人寄情于月,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及孤独之感。
诗歌鉴赏:
《水龙吟·中秋寄怀昭姊》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词作。诗人在他乡的清秋夜晚,透过月光的点滴,展现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开头描绘了秋天的清冷,广寒宫的意象则引入了嫦娥的传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接着,诗人通过对“罗衣”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初试新衣的期待与新鲜,然而随即转入对嫦娥的孤寂思考,表现出对伴侣的渴望。
“问美人何处,西风摇落”,这里的西风摇落不仅是在描绘自然界的变化,也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诗人对美人的思念交织着对生活的感慨。最后几句通过描绘黄花的无恙,暗示了尽管世事无常,依旧有某种美好的东西值得珍惜,似乎在安慰自己,也在提醒读者珍惜眼前的事物。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他乡又值清秋”:他乡的秋天再度来临。
- “广寒宫阙都依旧”:月宫的宫殿仍旧如昔。
- “罗衣乍试,晶帘初卷,晚飔微逗”:新衣试穿,帘子刚卷起,晚风轻轻拂动。
- “祗有嫦娥,桂宫高倚,与谁厮守”:只有嫦娥独自倚靠在桂宫,身边无人。
- “问美人何处,西风摇落,些些意,君知否”:我问美人你在哪里?西风摇落,心中思念你知否。
- “看取山河大地,又天涯愁来时候”:看这大好河山,等到天涯愁苦来临。
- “声高戍角,香分瑶席,听残更漏”:戍角声高,香气在瑶席上,听着残更的滴答声。
- “雾湿云鬟,寒消玉臂,耐伊禁受”:雾气湿润了她的头发,寒意消退了她的手臂,能否忍受这样的孤独。
- “幸黄花无恙,笼烟浥露,也如人瘦”:幸好黄花依旧无恙,笼罩在烟雾与露水中,正如我般憔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嫦娥比作孤独的身影,传达思念的情感。
- 拟人:将大自然的现象赋予情感,如“西风摇落”。
- 对仗:如“声高戍角,香分瑶席”,增强了词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本诗主要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对孤独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广寒宫:象征着孤独与美好的理想。
- 嫦娥:象征着思念与离别。
- 黄花:象征着美好而脆弱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广寒宫”指的是哪个神话中的地方?
A. 地狱
B. 月宫
C. 天宫
答案:B -
“西风摇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思念
C. 愤怒
答案:B -
诗人对“黄花”的描写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象征繁荣
B. 象征美好事物的脆弱
C. 象征时间的流逝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 苏轼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水龙吟·中秋寄怀昭姊》和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都以中秋为主题,前者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思念,而后者则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月亮的赞美,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值得对比分析。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陈家庆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化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