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两度匡庐过,开先未一游。
飞流喧客梦,清磬隐僧楼。
树密时时雨,山深日日秋。
送师今夜里,遥忆玉潭幽。
白话文翻译:
我曾两次游览匡庐山,然而对开先寺却未曾造访。溪水奔流,打破了梦中的宁静,寺中的清磬声隐约传来。树木茂密,时常下起细雨,山深处秋意浓厚,日日都在弥漫。今夜送别师父,我遥想起玉潭的幽静。
注释:
- 匡庐:即匡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而著称。
- 开先寺:一座寺庙,诗人遗憾未曾游览。
- 飞流:形容溪水流动迅速,发出喧响。
- 清磬:寺庙里敲击的磬,发出清脆的声音。
- 隐:隐约,模糊的意思。
- 树密时时雨:形容树木茂密,时常有雨水落下。
- 山深日日秋:山中深处,秋天的气息日益浓重。
- 师:指代诗人所送别的老师或朋友。
- 玉潭:比喻幽静的水潭,象征宁静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至,清代诗人,生于战乱时期,致力于诗歌创作,风格多样,关注自然和人文。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送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未能游览开先寺的遗憾,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和深情的送别情感为核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提到“匡庐”和“开先寺”,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未能游历的遗憾。这不仅是对自然山水的渴望,更是对文化和心灵的追求。后面两句通过“飞流喧客梦”和“清磬隐僧楼”描绘出一种恍惚的境界,似乎在梦中又回到了那清幽的山水。最后的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送别师父的同时,怀念起那幽静的玉潭,表现出一种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这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两度匡庐过,开先未一游:表达了诗人对匡庐山的向往,但对开先寺的遗憾。
- 飞流喧客梦,清磬隐僧楼:描绘了自然与梦境的交织,清磬声传来的宁静感。
- 树密时时雨,山深日日秋:展现自然的美丽与季节的变换,渗透出一种忧伤的情绪。
- 送师今夜里,遥忆玉潭幽: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创造出和谐美妙的音韵效果。
-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游览的遗憾,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 匡庐:象征壮丽的自然与文化的交融。
- 飞流:代表自由与奔放的精神。
- 清磬:象征宁静与智慧的声音。
- 玉潭:象征美好、平静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提到的山名是?
- A. 青山
- B. 匡庐
- C. 泰山
- D. 黄山
-
“清磬隐僧楼”中“隐”字的意思是?
- A. 隐藏
- B. 清晰
- C. 模糊
- D. 显露
-
诗中提到“送师”,这里的“师”指的是?
- A. 老师
- B. 朋友
- C. 师父
- D. 艺术家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同样表达送别之情。
- 《秋夕》 by 杜牧:描绘深秋的思绪。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与本诗的情感基调相似,但李白更偏向于豪放,而本诗则显得更为细腻和沉郁。
参考资料:
- 《古代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 《唐诗三百首》:优秀唐诗的精选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