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长岭》

时间: 2024-09-19 22:13:39

鸟道盘云上碧霄,停骖俯视欲魂消。

苔花锁石堆云锦,树叶经霜剪绛绡。

云物迷人游汗漫,山灵策我上扶摇。

马头残日西风起,万壑秋声送海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鸟道盘云上碧霄,停骖俯视欲魂消。
苔花锁石堆云锦,树叶经霜剪绛绡。
云物迷人游汗漫,山灵策我上扶摇。
马头残日西风起,万壑秋声送海潮。

白话文翻译:

在盘绕的鸟道上,通向碧蓝的天空,我停下马车俯视,心神几乎要飞散。
青苔花锁住了石头,堆积如云锦般美丽,树叶在霜打过后如同剪裁的绛色绸缎。
云雾缭绕让我迷醉,恍若在游荡,山中的灵气引导我向上飞升。
马头上残留的日光在西风中起舞,山谷间的秋声如海潮般涌来。

注释:

  • 鸟道:指小路,形象地描绘出山中小径的曲折。
  • 骖(cān):古代对马车的称呼,这里指代乘坐的车马。
  • 欲魂消:形容因景色美丽而忘我,心神恍惚。
  • 苔花:指生长在岩石上的苔藓和花,象征自然的美丽和坚韧。
  • 绛绡:一种深红色的绸缎,具有细腻的质感。
  • 扶摇:指飞升,象征着一种自由和向上的力量。
  • 万壑:指多条山谷,体现了秋天的声音如同海潮般连绵不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溥光,元代诗人,生活在元朝时期。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登高望远的经历中创作而成。元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自由、宁静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登长岭》是李溥光的一首典雅的山水诗,展现了作者在高峰之上的心境与自然的互动。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与自在。开篇的“鸟道盘云上碧霄”勾勒出一条通向高空的道路,给予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人在这条道路上,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心灵也随之飞扬。

“苔花锁石堆云锦,树叶经霜剪绛绡”则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表现出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坚韧,苔花和霜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并存。这种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反映了诗人的敏感与对美的追求。

在“云物迷人游汗漫”中,诗人描述了在云雾中的迷失感,这种恍惚的状态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最后两句“马头残日西风起,万壑秋声送海潮”则通过自然的声音与景象,营造出一种秋天的孤寂与辽阔,使整首诗在宁静中又带有一种深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鸟道盘云上碧霄:描写了高山上的小路,给人一种曲折蜿蜒的感觉,象征着通往高远理想的追求。
  2. 停骖俯视欲魂消:表达了在高处俯瞰大地的震撼,仿佛心神要随之消散,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
  3. 苔花锁石堆云锦: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4. 树叶经霜剪绛绡:用绛绡比喻树叶,表现出秋天的清冷与美丽。
  5. 云物迷人游汗漫:描绘了在云雾中游荡的迷醉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沉浸。
  6. 山灵策我上扶摇:山的灵气引导诗人向上飞升,象征追求理想与自由。
  7. 马头残日西风起: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8. 万壑秋声送海潮:将秋天的声音与海潮相提并论,表现出一种情感的深邃与广阔。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树叶经霜剪绛绡”)、拟人(“山灵策我”)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得意境更加丰富。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鸟道:象征着通往理想与自由的道路。
  • 苔花:象征着自然的美与生命的坚韧。
  • 霜叶:象征着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流逝。
  • 扶摇:象征着追求理想的飞升与自由。
  • 秋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感慨。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人生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鸟道”指的是什么?

    • A. 小鸟的栖息地
    • B. 通往高处的小路
    • C. 一种神秘的道路
    • D. 迷雾中的小径
  2. “苔花锁石堆云锦”中的“锁”字有何意?

    • A. 关闭
    • B. 锁住美丽
    • C. 保护
    • D. 限制
  3. 诗中表达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喜悦
    • B. 哀伤
    • C. 超脱与宁静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但其情感更加奔放,与李溥光的细腻风格形成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则在意境上与《登长岭》相近,都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思,但王维的诗更显静谧。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词曲杂拌》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