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春感八首次草堂秋兴韵 其一》

时间: 2025-01-11 07:43:54

蛰居城市此山林,一病迷阳感郁森。

新岁燕莺非旧国,长洲云物是春阴。

窥天难测苍黄意,堙海空馀木石心。

漆室吟成总幽咽,隔墙来和女媭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蛰居城市此山林,一病迷阳感郁森。
新岁燕莺非旧国,长洲云物是春阴。
窥天难测苍黄意,堙海空馀木石心。
漆室吟成总幽咽,隔墙来和女媭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身体欠佳而隐居在城市的山林中,感到迷惘和郁闷。新的一年,燕子和黄莺已经不是以前的故乡了,而长洲上的云彩和万物则笼罩在春天的阴影之中。仰望天空,难以测知那苍黄的意图,心中只剩下对大海的空虚和对木石的怅惘。即使在漆黑的室内吟咏,声音也显得幽怨而低沉,透过隔墙,听见女人在捣衣的声音。

注释:

  • 蛰居:隐居、不出门。
  • 郁森:郁闷而沉重的感觉。
  • 新岁:新的一年。
  • 长洲:长洲可以理解为长长的洲岸,象征着延续和广阔。
  • 苍黄意:苍黄之色象征着复杂的情感和难以捉摸的命运。
  • 堙海:被海掩埋,象征着内心的空虚。
  • 女媭:古代女性的称谓,常用来指代妇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仲联(1860-1928),字仲联,号梦舟,晚号梦溪,近代著名诗人,生于浙江,曾任职官员,主攻诗词,风格上承宋元之韵,颇具个人特色。钱仲联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思考,尤其在晚年,愈加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乙卯年春,诗人因病隐居于城市的山林,借春天的气息抒发内心的孤独与迷惘,反映出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春天的感慨。诗中“蛰居城市此山林”的开头,立刻引人入胜,描绘出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暗示着诗人由于身体的原因而被迫与世隔绝。这种隐居的状态不仅是对身体的束缚,更是对心灵的压抑。接下来的“新岁燕莺非旧国”,则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燕子和黄莺的归来让他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但这并非他记忆中的故乡,反而增添了几分愁绪。

“窥天难测苍黄意”一句,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苍黄的天空似乎在暗示着不可知的命运。而“漆室吟成总幽咽”的描写,则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吟咏的情感,隔墙传来的女媭砧声,仿佛是对他寂寞心境的回应,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突显了其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与社会之间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蛰居城市此山林:诗人由于健康原因居住在城市的山林中,感到被隔绝的孤独。
  2. 一病迷阳感郁森:因病而迷失了方向,心情感到郁闷和沉重。
  3. 新岁燕莺非旧国:新的一年,回归的燕子和黄莺并非他过去所熟悉的故乡。
  4. 长洲云物是春阴:长洲的云彩和万物都笼罩在春天的阴影之中,传达出一种阴郁的气氛。
  5. 窥天难测苍黄意:仰望天空,难以理解苍黄的意图,象征着对未来的迷茫。
  6. 堙海空馀木石心:内心空虚和对大海的沉思,只剩下冷静的木石。
  7. 漆室吟成总幽咽:在暗淡的室内吟咏,声音显得幽怨。
  8. 隔墙来和女媭砧:隔墙传来的女人在捣衣的声音,似乎是对他寂寞的回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苍黄意”,用颜色比喻复杂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春天的云物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意象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揭示了人在孤独与自然之间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燕莺:象征着春天与生机,同时也引发对故乡的思念。
  • 长洲:象征着广阔与延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木石:象征着内心的冷静与空虚,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蛰居”意指什么? A. 出游
    B. 隐居
    C. 远行
    D. 旅行

  2. “新岁燕莺非旧国”中的“旧国”指的是? A. 过去的家乡
    B. 现在的城市
    C. 未来的理想
    D. 朋友的故乡

  3. 诗人对未来的感觉是: A. 明朗
    B. 迷茫
    C. 自信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是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李白《将进酒》:在表达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豪情,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钱仲联《诗词选》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