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日寄外
陆凤池
烟水迢迢泛木兰,
寒风残雪怯衣单。
客裘自著江边雨,
莫作临行泪点看。
白话文翻译
在遥远的烟水中,木兰花的影子荡漾着,寒风中残留的雪让单薄的衣衫感到寒冷。身为客人的我只得在江边的雨中披上外衣,请不要在临行时再流下泪水。
注释
- 烟水:指远处的水雾,象征着距离和朦胧的景象。
- 木兰:指木兰花,常用来象征高洁和美好的事物。
- 怯:害怕、畏惧。
- 衣单:衣衫单薄,这里形容寒冷。
- 客裘:外出时穿的外衣,指代旅客的身份。
- 江边雨:在江边下的雨,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凄凉的氛围。
- 临行:临近离别的时候。
典故解析
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木兰”一词常让人联想到花木兰,象征着坚韧和勇气。因此,诗人在此处可能隐喻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凤池,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歌多以抒情见长,常描绘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日,诗人可能身处异地,面对寒冷的天气和即将到来的离别,情感愈发沉重,因而写下此诗寄托思念与感伤。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冬日的寒冷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惆怅和对故土的思念。诗的开头“烟水迢迢泛木兰”描绘了一幅朦胧的冬日画面,给人一种遥远而又冰冷的感觉。木兰花作为春天的象征,反衬出冬季的寒冷,使得全诗充满了鲜明的对比。接着“寒风残雪怯衣单”,通过对“衣单”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脆弱和对寒冷的畏惧,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
“客裘自著江边雨”一句中,诗人用“客裘”暗示了自己身为旅人的身份,江边的雨水又增添了寂寥的气氛,似乎在诉说着无奈的心情。“莫作临行泪点看”则表达了对朋友或亲人的嘱托,希望在离别时不要再流泪,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强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景物的描写和内心的情感交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受到冬日的冷冽与离别的沉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烟水迢迢泛木兰:描绘遥远的水面上,木兰花的影子在水中浮动,营造出一种朦胧、遥远的意象。
- 寒风残雪怯衣单:寒风中残留的雪让人感到寒冷,诗人以“怯”字传达出内心的脆弱与恐惧。
- 客裘自著江边雨:身为旅人,在江边的雨中披上外衣,表现出孤独和无奈。
- 莫作临行泪点看:劝诫对方在离别时不要流泪,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坚强。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木兰”隐喻美好和坚韧,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将寒风和雪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对仗:全诗的句式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寒冷冬日中,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水:象征遥远的距离和朦胧的思念。
- 木兰:代表美好、坚韧的品质。
- 寒风、残雪:体现冬日的冷漠和孤寂。
- 江边雨:象征着离别的忧伤和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木兰”主要象征什么?
- A. 美好
- B. 忍耐
- C. 离别
- D. 春天
-
“寒风残雪怯衣单”中“怯”的意思是?
- A. 强壮
- B. 害怕
- C. 寂寞
- D. 晴朗
-
诗人希望在临行时如何?
- A. 流泪
- B. 微笑
- C. 沉默
- D. 问候
答案
- A. 美好
- B. 害怕
- A. 流泪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者均描绘了自然景象,但陆凤池更注重内心的感受与情感的流露,而王之涣则通过壮丽的景色表达志向与豪情。两者风格各异,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