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人长吟阁用韵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1-11 12:57:51

借问山人有底閒,时将小阁恣跻攀。

捲帘但听花间鸟,开牖更看湖上山。

木榻每通潮气润,竹扉仍积雨痕斑。

何时独抱孤琴往,共坐鹿门月色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借问山人有底閒,时将小阁恣跻攀。
捲帘但听花间鸟,开牖更看湖上山。
木榻每通潮气润,竹扉仍积雨痕斑。
何时独抱孤琴往,共坐鹿门月色还。

白话文翻译:

我问山中人你有多少闲暇,时常光顾这小阁楼恣意攀登。
卷起帘子只听到花间的鸟鸣,打开窗户又能看到湖上的山峰。
木榻上时常透来潮湿的气息,竹门上依然留有雨水的痕迹。
什么时候我能独自抱着孤琴前来,与君共坐在鹿门的月色中呢?

注释:

  • 底閒:意味着有多少闲暇时间。
  • 小阁:指小的阁楼或小房间。
  • 恣跻攀:恣意地攀登、游玩。
  • 捲帘:卷起窗帘。
  • 开牖:打开窗户。
  • 木榻:木制的卧榻。
  • 潮气润:潮湿的气息滋润。
  • 竹扉:竹制的门。
  • 雨痕斑:雨水留下的痕迹。
  • 孤琴:指独自的琴,象征孤独的音乐。
  • 鹿门:指鹿门山,常作为隐逸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尹台,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文化丰富的时代。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自然,兼具哲理与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尹台隐居的时光,反映了他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他通过描绘山中的美景和悠闲的生活,表达了对世俗喧嚣的逃避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尹台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借问山人有底閒”引入了诗人对山中隐士的好奇与向往,展现了一种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描绘小阁楼的景象,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卷帘”、“开牖”的动作,描绘出自然的细腻与生动,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木榻每通潮气润,竹扉仍积雨痕斑”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环境的细节,这里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潮气与雨痕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痕迹,诗人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在思考生命的意义。

最后两句“何时独抱孤琴往,共坐鹿门月色还”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山人共度宁静时光的愿望,月色下的鹿门山象征着理想中的隐逸生活。整首诗富有韵律感,情感真挚,展现了尹台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借问山人有底閒:开头设问,表达了诗人对山人生活状态的好奇。
    • 时将小阁恣跻攀:描绘了一个人欣赏风景的闲适情景。
    • 捲帘但听花间鸟:通过生动的动作描绘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开牖更看湖上山:展现了开窗后所见的美景,增强了诗意。
    • 木榻每通潮气润:细腻描绘了环境的潮湿,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感。
    • 竹扉仍积雨痕斑:强调时间的痕迹与自然的交融。
    • 何时独抱孤琴往: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共坐鹿门月色还: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宁静的夜晚场景。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琴”象征着孤独的内心世界。
    • 拟人:如“潮气润”表现了自然环境的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意象分析:

  • 山人:象征隐逸与自由。
  • 小阁:代表内心的栖息地。
  • 花间鸟:寓意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湖上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 孤琴:象征孤独与对艺术的追求。
  • 鹿门:象征理想的隐逸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底閒”意指: A. 忙碌的生活
    B. 有多少闲暇时间
    C. 自然的美好

  2. “何时独抱孤琴往”中“孤琴”象征: A. 喜悦
    B. 孤独与追求
    C. 友谊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 A. 对世俗生活的满足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繁华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的生活。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了对月色的欣赏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尹台与王维的隐逸思想: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但尹台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王维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尹台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与鉴赏》
  • 《山水诗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