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时间: 2025-01-26 07:31:20

胝沫玉余编,小集樊南甲乙。

早奉导师髫岁,学常州文笔。

长安一雨旧还新,风流故家识。

来就琼阴客隐,共浮杯晨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胝沫玉余编,小集樊南甲乙。
早奉导师髫岁,学常州文笔。
长安一雨旧还新,风流故家识。
来就琼阴客隐,共浮杯晨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诗中提到的“胝沫玉余编”象征着诗人努力学习的过程;“小集樊南甲乙”则指的是在樊南这个地方的学习聚会。作者年少时就向教师学习,学习常州的文笔。长安的雨过后,旧的景象焕然一新,诗人感慨于故人的风流才气。最后,诗中提到和朋友在琼阴隐居的生活,共同举杯畅饮,享受清晨与黄昏的时光。

注释:

  • 胝沫:指手指上的茧,象征着辛勤劳动和努力学习的过程。
  • 樊南:古代地名,常指樊城,以学习聚会而闻名。
  • 甲乙:指学习的初级阶段,表示基础的知识。
  • 髫岁:指幼年时期。
  • 常州文笔:常州是文人荟萃之地,著名的文学风格。
  • 长安:古都,象征繁华与变迁。
  • 琼阴:指美丽的环境,与隐逸生活相关。

典故解析:

  • 长安一雨:长安常被视为文化与历史的中心,雨后则象征着新的生机与希望。
  • 风流故家识:这里提到的“风流”指才华横溢,常用于形容文人雅士,故家则指有名望的家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昌绶(1844年-1927年),字子太,号寒山,晚号寒松,清代著名诗人、画家。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作品中常融入道教哲学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吴昌绶年轻时期,反映了他对学习的热爱和对文人生活的向往。诗中展现了他在长安求学的经历,以及与友人共度闲暇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友谊的重视。

诗歌鉴赏:

吴昌绶的《好事近》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学习、友谊以及生活的深刻感悟。全诗以轻松的语调,描绘了一个有志青年在求学路上的点滴经历。开头的“胝沫玉余编”形象地表现出他的勤奋,犹如手指上的茧印,彰显出学习过程的艰辛与坚持。接着提到的“樊南甲乙”,则让人联想到那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诗人在此汲取知识,积累才华。

长安的雨后,诗人感受到景物的变化,旧景焕然一新,象征着他心中的向往与憧憬。对“风流故家”的怀念,既是对过往文人风采的敬仰,也折射出自身对未来的追求与期许。最后一联,诗人与友人共享清晨与黄昏的时光,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胝沫玉余编

    • 意思是辛勤努力的象征,暗示诗人在学习上付出的艰辛。
  2. 小集樊南甲乙

    • 表达了在樊南的学习聚会,强调了求知的环境与氛围。
  3. 早奉导师髫岁

    • 描述了诗人年少时便开始向老师学习,展现了他的求学精神。
  4. 学常州文笔

    • 反映了诗人对文笔的追求与对常州文学的向往。
  5. 长安一雨旧还新

    • 在长安的雨中,旧的景象焕然一新,象征着希望与变化。
  6. 风流故家识

    • 对历史名门的敬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7. 来就琼阴客隐

    • 描述与友人隐居生活的情景,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8. 共浮杯晨夕

    • 与友人共饮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胝沫”比喻努力学习的过程。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了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的结合,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吴昌绶对求知的执着、对友谊的珍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细腻而真挚,体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志向与情怀。

意象分析:

  • 胝沫:象征辛勤与努力。
  • 樊南:文化与学习的象征。
  • 琼阴:美好环境的象征,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杯晨夕:友谊与生活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樊南”是指什么?

    • A. 一种花
    • B. 地名
    • C. 一位诗人
  2. 填空题:作者年少时就向__学习。

  3. 判断题:长安的雨象征着希望与变化。(对/错)

答案:

  1. B
  2. 导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 vs 《好事近》
    • 两者皆表达人生感受,但《登高》更显忧愁与沉重,而《好事近》则倾向于轻松与愉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集》
  • 《吴昌绶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