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中日盼家书到,接得家书不忍看。
纸尾定知言未尽,墨痕疑有泪难乾。
困人碌碌成何事,对此茫茫集百端。
中酒阻风今夜又,寒镫影里漏声残。
白话文翻译
在外客居的日子里,每天都盼望家书的到来,却接到信后不忍心去看。信纸的末尾一定还有未尽之言,墨迹的痕迹似乎是泪水难以干涸。让人困扰,忙碌又成何事,对着这茫茫的状态,心中汇聚了百般烦恼。今夜喝酒却被风阻隔,寒冷的灯下,漏声渐渐凋零。
注释
- 客中:在外地。
- 家书:来自家的信件。
- 不忍看:不愿意去看。
- 纸尾:信的末尾。
- 墨痕:墨水的痕迹。
- 困人碌碌:困扰人心而忙碌。
- 茫茫:无边无际的状态。
- 中酒:喝酒。
- 寒镫:寒冷的灯光。
- 漏声残:漏下的声音逐渐变少。
典故解析
本诗并无明确的典故,但“家书”可以引申为古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关心,常在古诗中出现,体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挂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惺,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常以诗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在外游子常常思念故乡,尤其是通过家书来传递情感。此诗正是描绘了作者在外求学或游历时,得到家书的复杂情感,既期待又怕看到信中的不幸。
诗歌鉴赏
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忧虑之情。开头两句“客中日盼家书到,接得家书不忍看”,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期待与内心的矛盾心态。期待是因为对亲情的渴望,而不忍心看则暗示着信中可能包含不好的消息。这种情感的转换,恰恰是游子常有的心理状态。接下来的“纸尾定知言未尽,墨痕疑有泪难乾”,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信的末尾未尽之言,像是含蓄的无奈,而墨迹又似泪水,流露出思念的辛酸。最后两句“困人碌碌成何事,对此茫茫集百端”则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面对生活的琐碎与困扰,内心充满了烦恼。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与深沉的思考,勾勒出游子心中对家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客中日盼家书到:身在他乡,每日盼望来自家的信件。
- 接得家书不忍看:收到信后,却不敢去看信的内容。
- 纸尾定知言未尽:信的结尾部分,诗人能感受到还有未尽的话语。
- 墨痕疑有泪难乾:信中墨迹可能是泪水留下,暗示悲伤。
- 困人碌碌成何事:因这些思虑而感到烦恼,忙碌又无所作为。
- 对此茫茫集百端:面对这种茫然的状态,心中百般烦恼。
- 中酒阻风今夜又:今夜喝酒,却被寒风阻隔。
- 寒镫影里漏声残:在寒冷的灯光下,时间悄然流逝,漏声渐少。
-
修辞手法:
- 比喻:墨痕比作泪水,传达情感的深度。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及对生活困扰的无奈,表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忧虑。
意象分析
- 家书:象征着亲情和思念。
- 墨痕:代表着心情的沉重和泪水的难以止住。
- 寒镫:象征孤独的夜晚,暗示生活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家书”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的信件
- B. 来自家人的信件
- C. 商业信函
- D. 政府公文
-
诗人为什么不忍心看信的内容?
- A. 因为信中有好的消息
- B. 因为信中可能有不幸的消息
- C. 因为信纸很贵重
- D. 因为他不识字
-
诗中提到的“寒镫”象征着什么?
- A. 温暖的家庭
- B. 孤独与苦闷
- C. 繁忙的生活
- D. 美好的回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兄弟之间的情感;而李惺的《接家书》则更多反映了游子对家庭的忧虑与无奈,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