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骆泰入蜀省兄(别本作张光启)》

时间: 2025-01-25 11:26:49

回首鸰原感别离,远携书剑上巴西。

云深蜀魄呼名语,月冷猿声向客啼。

诸葛祠堂春草没,杜陵茅屋夕阳低。

相思亦有南来雁,莫道音书懒醉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骆泰入蜀省兄

回首鸰原感别离,
远携书剑上巴西。
云深蜀魄呼名语,
月冷猿声向客啼。
诸葛祠堂春草没,
杜陵茅屋夕阳低。
相思亦有南来雁,
莫道音书懒醉题。

白话文翻译:

我回头望去鸰原,感慨于离别之情,
远道携着书剑,向巴西而去。
在深邃的云雾中,蜀中的魂魄呼唤着你,
月光冷清,猿声悲啼,似在向你诉说。
诸葛亮的祠堂,春草已经淹没,
杜甫的茅屋,夕阳渐渐低沉。
相思之情如同南来的大雁,
不要说音信书信懒得书写。

注释:

  • 鸰原:指的是离别的地方,常用作表达离愁别恨。
  • 书剑:象征文人志向和抱负,书指文才,剑则象征武勇。
  • 蜀魄:蜀地的魂魄,指的是故乡的情感。
  • 猿声:猿啼声,常用来表达孤寂与伤感。
  • 诸葛祠堂:指的是为了纪念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而建的祠堂。
  • 杜陵:指的是杜甫的故乡,表达对先贤的敬仰。
  • 南来雁:象征思念和归来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平,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留存,主要以诗歌创作见长。其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及离别主题,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朋友骆泰即将入蜀省兄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和深切思念。蜀地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以及作者对蜀地的情感寄托,形成了诗中离别的主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与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开篇的“回首鸰原感别离”,即刻引入了离愁的氛围,诗人通过回望故地,感受到离别的苦涩与无奈。接着,提到“书剑”,不仅是对朋友的祝福,也暗示了文人对理想与抱负的追求。

诗中描绘的“云深蜀魄”和“月冷猿声”则极具意境,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深邃的情感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后面提到的“诸葛祠堂春草没”与“杜陵茅屋夕阳低”,则是历史的呼唤,诗人借用历史人物的场景,表达了对故人和故地的深情怀念。

最后,结尾的“相思亦有南来雁,莫道音书懒醉题”则进一步升华了情感,将离别的思念与自然的景象结合,表现出即便音信难通,思念的情感依旧绵长。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苏平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回首鸰原感别离:回首望去,感受到离别的伤感。
  2. 远携书剑上巴西:远道而行,带着书与剑,象征追求理想的旅程。
  3. 云深蜀魄呼名语:在蜀地的云雾深处,似乎听到故乡的呼唤。
  4. 月冷猿声向客啼:月色冷清,猿声悲啼,传达出孤独与思念。
  5. 诸葛祠堂春草没:诸葛亮的祠堂被春草淹没,象征历史的沧桑。
  6. 杜陵茅屋夕阳低:杜甫的茅屋在夕阳下,表达对先贤的敬仰。
  7. 相思亦有南来雁:思念之情如南来的大雁,寓意对友人的思念。
  8. 莫道音书懒醉题:不要说音信书信难以记录,表达了对友人的挂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书剑”比作理想与抱负,赋予了物象以深刻的象征意义。
  • 拟人:云、月、猿声都带有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诸葛祠堂春草没,杜陵茅屋夕阳低”,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与思念。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的结合,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故乡的怀念,反映了人对理想与情感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鸰原:象征离别的痛苦与怀念。
  • 书剑:代表理想与志向。
  • 云、月、猿声:自然意象,传达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 诸葛祠堂、杜陵:历史人物象征,体现文化传承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 南来雁:象征思念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书剑”象征什么?

    • A. 旅行的工具
    • B. 文人志向与抱负
    • C. 友谊的象征
    • D. 古代的兵器
  2. 诗中提到的“月冷猿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孤独与思念
    • C. 愤怒
    • D. 宁静
  3. “相思亦有南来雁”中的“南来雁”象征什么?

    • A. 迁徙的鸟类
    • B. 归属与思念
    • C. 不安的心情
    • D. 旅行的伙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表现离别与思念,但更侧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象和豪迈的情感。
  • 李白《送友人》:情感更为奔放,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离别的伤感,风格上更为奔放与激昂。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表达离别情感时,所采用的艺术手法和情感基调的差异,丰富了古诗词的表现力与内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苏平及其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