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愚阊门柳枝词(三首)》

时间: 2025-01-11 05:20:43

此地吴王旧市朝,空遗衰柳日萧萧。

行人不用频回首,炀帝宫前更寂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此地吴王旧市朝,空遗衰柳日萧萧。
行人不用频回首,炀帝宫前更寂寥。

白话文翻译:

这里是吴王昔日的市场,空留下衰老的柳树,伴随着凋零的日子。
路过的行人不必频频回头,炀帝的宫殿前更显得寂寥无声。

注释:

  • 吴王:指的是吴国的国君,历史上著名的吴王如吴王夫差等。
  • 旧市朝:指的是过去繁华的市场和早晨的景象。
  • 空遗:留下的意思,指的是只留下了衰败的柳树。
  • 衰柳:凋零的柳树,象征着衰败和时光的流逝。
  • 日萧萧:形容日子萧条、凄凉的样子。
  • 行人:过路的人,象征着过往的旅人。
  • 频回首:频繁回头,表达一种留恋和不舍的情感。
  • 炀帝:指的是隋朝的炀帝杨广,他的宫殿在历史上因其奢华和最终的衰败而闻名。
  • 寂寥:形容非常冷清、孤寂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平,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苏平在游历旧地时的感慨,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反映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现实的冷清对比。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情感。诗中提到的“吴王旧市朝”与“衰柳”之间的对比,让人感受到昔日繁华的市场如今已沦为寂寥的回忆。行人在此经过,却无需回首,似乎已对往昔的辉煌无感,反映出一种对历史的淡漠与无奈。

“炀帝宫前更寂寥”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炀帝的奢华与最终的衰败成了历史的警示,诗人在历史遗迹面前陷入了沉思,感受到了一种无可挽回的失落感。整首诗透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使读者在体味诗情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与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地吴王旧市朝:指代历史上吴国的市场,暗示着曾经的繁荣景象。
  • 空遗衰柳日萧萧:空旷的市场中只剩下衰败的柳树,感觉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行人不用频回首:行人走过这里,不再眷恋过往,表明人们对历史的漠然。
  • 炀帝宫前更寂寥:炀帝的宫殿前显得更加冷清,暗示着曾经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旧市朝”与“衰柳”的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突出时代的变迁。
  • 象征:衰柳象征着历史的衰败和个人的孤独。
  • 拟人:通过“日萧萧”,赋予了时间以情感,使其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感慨,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现实冷清的对照,展现了人事无常和时光流逝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王:象征着昔日的荣耀与权力。
  • 衰柳:代表着衰败与孤独。
  • 行人:象征着时间的旅行者,见证历史的变迁。
  • 炀帝宫:象征着奢华与衰败的对比,历史的教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王”是哪个历史时期的统治者?

    • A. 春秋时期
    • B. 隋朝
    • C. 明代
    • D. 唐朝
  2. 诗中“衰柳”主要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时光流逝
    • C. 战争
    • D. 自然景象
  3. 诗中“行人不用频回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过去的留恋
    • B. 对历史的漠然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现实的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春望》:同样以历史的沧桑感为主题。
  2. 李白的《庐山谣》:描绘自然与人事的对比。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与苏平的诗在表达历史变迁和时光流逝上有相似之处,均反映出对往日繁华的追忆与现实的感慨。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