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治》
时间: 2025-01-11 09:51: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台治
作者:张继先〔宋代〕
汉朝人与道翱翔,是处遗踪属静方。
烟外桃花非俗种,风前柏实有余香。
杖穿翠霭通深窅,舟驾洪波入渺茫。
千八百年三十代,云台空碧佩琳琅。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的士人与道家思想在此高空翱翔,留下的是静谧的踪迹。
烟雾之外的桃花并非寻常品种,风中柏树的果实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手杖穿透青翠的云雾,通向深邃的幽暗,
船只在奔腾的浪潮中驶向渺茫的远方。
经历了千八百年,三十代的更迭,云台依然空灵碧蓝,佩戴着琳琅满目的辉煌。
注释:
字词注释:
- “翱翔”:高飞,与“道”结合,暗指道家思想的自在。
- “遗踪”:留下的痕迹,指古代士人的精神遗产。
- “非俗种”:非普通的品种,指珍贵的桃花。
- “余香”:剩余的香气,形容柏树的芬芳。
- “杖穿翠霭”:手杖穿越青翠的云雾。
- “洪波”:奔腾的海浪。
- “渺茫”:形容远方的不可知。
- “空碧佩琳琅”:空灵的蓝天中佩戴着美丽的琳琅。
典故解析:
“云台”可以指代古代的高台或名山,象征着高远的思想境界;“汉朝”与“道”结合,体现道家文化的影响。诗中提及的桃花和柏树,暗示着自然的美与精神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先是宋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复兴的时期,他的诗风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士人对古代文化的追溯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对汉朝文化的赞美与对道家思想的向往。
诗歌鉴赏:
《云台治》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远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追忆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全诗以汉朝士人和道家思想为背景,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开头两句描绘了士人与道家思想的神秘结合,留下静谧的痕迹,暗示了历史的深远。接着,诗人通过桃花与柏树的对比,传达出自然的珍贵与芬芳,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探索精神,手杖与船只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追求,表达出一种无畏的态度。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鲜明,情感丰富,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与美的享受。诗中既有对历史的追溯,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汉朝人与道翱翔”:描绘士人与道家思想的和谐关系。
- “是处遗踪属静方”:强调留下的文化痕迹是静谧的。
- “烟外桃花非俗种”:突出桃花的珍稀与美丽。
- “风前柏实有余香”:柏树的香气更显珍贵。
- “杖穿翠霭通深窅”:描绘探索自然的意象。
- “舟驾洪波入渺茫”:象征对未来的追寻与不确定性。
- “千八百年三十代”:表明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传承。
- “云台空碧佩琳琅”:最后总结,表达对美的向往与文化的自豪。
修辞手法:
- 比喻:“翱翔”隐喻自由的思想境界。
- 对仗:“桃花非俗种,柏实有余香”,对比突出自然之美。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表现出探索精神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台:象征高远的思想与理想。
- 桃花:代表美好与珍贵。
- 柏树:象征坚韧与芬芳。
- 杖:象征探索与追寻。
- 舟:象征生命的旅程与未知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桃花”象征什么?
A. 普通植物
B. 珍贵的自然之美
C. 历史遗迹
D. 道家思想 -
“杖穿翠霭通深窅”意指:
A. 诗人对自然的探索
B. 诗人的年龄
C. 诗人的情感
D. 诗人的职业 -
“千八百年三十代”中,所指的历史时间是:
A. 汉朝到宋代
B. 三十代的更迭
C. 诗人的生平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也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并且有激昂的情感,与张继先的《云台治》在意境上形成对比,后者更显得宁静与深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诗经与汉乐府》
- 《中国诗词基本知识》
以上为《云台治》的详细解析与鉴赏,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该首古诗的美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