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榕树湾避暑道中口号》

时间: 2025-01-11 01:50:22

触暑行行将避暑,左右烝徒汗如雨。

何如高卧北窗风,时与圣贤相对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触暑行行将避暑,左右烝徒汗如雨。何如高卧北窗风,时与圣贤相对语。

白话文翻译:

在炎热的夏日行走,准备去避暑,周围的人满头大汗,像下雨一样。与其这样,不如在北窗下高卧,享受微风,时不时与圣贤们对谈。

注释:

  • 触暑:遭遇炎热的天气。
  • 烝徒:指的是周围的人,艰难地走路,满身是汗。
  • 高卧:高高地躺着,表示一种悠闲自在的状态。
  • 北窗:指北方的窗户,通常会有凉爽的风。
  • 圣贤:指的是圣人和贤人,指代有智慧的人。

典故解析:

“圣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智慧和道德的象征,常常被用来指代孔子及其门徒等古代哲学家。诗中提到与圣贤相对语,表现了诗人向往与智者交流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弼,明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他的诗歌清新自然,常以闲适的生活情景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炎热的夏季,诗人因天气炎热而寻求避暑之地,表达了对清凉环境的向往和与智者交流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避暑为主题,反映了诗人在炎夏中的烦闷与对清凉环境的渴望。首句“触暑行行将避暑”,以直接的陈述方式开场,简单明了地表达了诗人的处境。接着“左右烝徒汗如雨”,生动地描绘了周围人们的困境,汗水如雨,传达了炎热的压迫感。

第三句“何如高卧北窗风”提出了一个理想的选择,诗人不再受炎热之苦,而是希望高卧于北窗之下,享受清风带来的凉意。这一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向往,也体现了他追求宁静生活的态度。最后一句“时与圣贤相对语”,将个人的避暑之举提升到哲学的高度,表达了诗人与智者对话的渴望,隐含着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

整首诗在内容上表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诗人既反映了对外界环境的敏感,也表现出内心对知识与智慧的向往,具有较强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述了诗人和他人面临的炎热天气,表现出一种迫切的避暑需求。
  • 第二句:通过“汗如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炎热的程度和人们的痛苦。
  • 第三句:提出了一个理想的选择,强调高卧的舒适和北窗的清凉。
  • 第四句:表达了与圣贤谈话的渴望,突显了诗人对智慧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汗如雨”比喻炎热导致的出汗情况,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形成了和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现出在炎热的夏日中,诗人对避暑的渴望以及对高雅生活的向往,追求宁静与智慧的意念贯穿始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触暑:炎热的季节,象征着困扰与烦闷。
  • 北窗风:象征着清凉舒适的环境。
  • 圣贤:象征智慧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汗如雨”的比喻主要用来描绘什么? A. 秋天的景象
    B. 炎热天气带来的烦闷
    C. 春天的温暖

  2. 诗人希望在什么地方避暑? A. 南窗
    B. 北窗
    C. 东窗

  3. 诗中提到的“圣贤”指的是: A. 普通人
    B. 有智慧的人
    C. 道德败坏的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张弼的《赴榕树湾避暑道中口号》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山水意象,表现出一种恬淡的心境,而张弼则在生活的困扰中寻找解脱,情感更为直接。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