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宿竹林寺,有怀钱仲联,酬其赠别词也》

时间: 2025-01-27 03:37:38

虫咽僧窗,前番离绪今宵絮。

蠡园鼋渚。

都是寻诗处。

梧柳楼头,商略黄昏雨。

今何许。

嵩云秦树。

一例相思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宿竹林寺,有怀钱仲联,酬其赠别词也
虫咽僧窗,前番离绪今宵絮。
蠡园鼋渚。都是寻诗处。
梧柳楼头,商略黄昏雨。
今何许。嵩云秦树。
一例相思句。

白话文翻译

虫鸣在僧人的窗前,前次离别的情绪在今夜又像飘荡的絮片。
蠡园和鼋渚,都是我寻诗的地方。
在梧柳高楼之上,商量着黄昏的雨。
现在身在何处呢?嵩山的云和秦岭的树。
都是相思的句子。

注释

  • 虫咽:虫鸣声。
  • 僧窗:僧人的窗户,指寺庙中的窗户。
  • 离绪:离别的情绪或思绪。
  • 蠡园鼋渚:均为古代名胜,蠡园在今江苏无锡,鼋渚在今湖北荆州。
  • 梧柳:梧桐和柳树,常用来寄托思念。
  • 商略:商谈、商议。
  • 黄昏雨:指黄昏时分的细雨,常象征愁苦。
  • 嵩云秦树:嵩山的云和秦岭的树,指代远方的自然景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玉衔,清代诗人,擅长词曲,工于抒情,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客居竹林寺时,因思念友人钱仲联而作,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沉郁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头的“虫咽僧窗”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虫鸣声伴随孤独的夜晚,仿佛在诉说着离别后的孤寂与思绪的纷扰。接着提到的“蠡园鼋渚”则引领读者回到那些曾经共同吟诗作对的美好时光,既是对往事的追忆,也是对友人深切的思念。

“梧柳楼头,商略黄昏雨”中的“商略”二字,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黄昏的愁苦。在此情此景中,诗人不仅是在思念,更是在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试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寄托内心的情感。

最后一句“今何许,嵩云秦树”则将思念的情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既是对友人的呼唤,也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虫咽僧窗:夜深人静时,虫鸣声在僧人的窗前轻轻响起,营造出一种孤独感。
  2. 前番离绪今宵絮:回忆起上次离别后的情绪,如同今夜飘荡的絮片,轻柔而又感伤。
  3. 蠡园鼋渚:这些地方曾是寻诗的胜地,承载着友人的记忆。
  4. 都是寻诗处:唤起对友人共同创作的诗意时光的怀念。
  5. 梧柳楼头,商略黄昏雨:在梧桐和柳树的楼头,讨论着黄昏时分的细雨,寓意着思念的愁苦。
  6. 今何许,嵩云秦树:现在身处何地?只剩下嵩山的云和秦岭的树,表达了对友人的无尽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虫鸣声比作思绪,黄昏的雨比作愁苦。
  • 拟人:虫鸣、絮飞等形象化地增强了情感的传达。
  • 对仗:如“梧柳楼头”与“商略黄昏雨”形成对仗,增加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词以离别与思念为主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虫鸣:象征孤独与思念。
  • 梧柳:象征愁苦与离别。
  • 黄昏雨:象征忧伤与时光流逝。
  • 嵩云秦树:象征遥远的思念与对故土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虫咽僧窗”是什么意思?

    • A. 蛐蛐叫
    • B. 虫鸣声
    • C. 风声
  2. “梧柳楼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
    • C.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蠡园”和“鼋渚”都是?

    • A. 风景名胜
    • B. 餐馆
    • C. 酒店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均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但李清照更多的是女性的细腻情感,而杨玉衔则强调自然景物与思念的结合。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中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