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旭日东生》

时间: 2025-02-04 15:26:04

旭日东生,五云宫阙光辉映。

百官班定。

拜舞朝元正。

春满瑶卮,万寿同称庆。

边陲静。

太平全盛。

永赖吾君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旭日东生
作者:蒲道源〔元代〕

旭日东生,五云宫阙光辉映。
百官班定。拜舞朝元正。
春满瑶卮,万寿同称庆。
边陲静。太平全盛。
永赖吾君圣。

白话文翻译:

旭日初升,五彩的云朵映照着宫殿的辉煌。
百官已整齐列队,恭敬地拜舞以朝元。
春光满溢在瑶卮中,大家共同庆祝万寿无疆。
边疆安静,国家太平盛世。
这一切都得仰赖我们的圣君。

注释:

  • 旭日:早晨的太阳,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五云宫阙:指的是华丽的宫殿,五云象征着吉祥,体现了国泰民安的景象。
  • 百官班定:指朝廷中的百官已经整齐地排列好,准备朝拜。
  • 瑶卮:瑶卮是一种美丽的酒器,象征着美好而丰盛的生活。
  • 万寿同称庆:大家共同庆祝长寿,表现了人们对国君和国家的美好祝愿。
  • 边陲静:边疆地区安静,没有战乱,体现了国家的和平。
  • 全盛:指国家繁荣昌盛。
  • 永赖吾君圣:永远依赖于我们的圣明君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蒲道源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他的生平不详,但以抒情和描写国家盛世的诗作而著称。其风格多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国家和君主的赞美。

创作背景:

《点绛唇·旭日东生》创作于元代,当时国家正处于相对繁荣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诗人在此背景下,写下了对国家和平盛世的赞美,表达了对君主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点绛唇·旭日东生》是一首描绘国家盛世及君主恩泽的词作。开篇即用“旭日东生”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象,这种意象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一种象征,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接着,诗人通过“百官班定”的描写,展示了朝廷的井然有序与稳定,这是国家强盛的标志。紧接着“春满瑶卮,万寿同称庆”则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瑶卮作为庆祝的象征,突显了人们对国君的祝福和对长治久安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边陲静。太平全盛”收尾,进一步强调和平的珍贵与重要,表达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盼。整首词以明快的节奏和丰富的意象,体现了对国家繁荣与安定的热切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状态与民众的幸福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君主的衷心赞美和信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旭日东生:象征新的开始,生机勃勃的景象。
  2. 五云宫阙光辉映:壮丽的宫阙在晨光中熠熠生辉,显示出国家的繁荣。
  3. 百官班定:朝廷官员整齐列队,表明国家的稳定与和谐。
  4. 拜舞朝元正:官员们恭敬地进行朝拜,体现出对国君的尊重和对国家的忠诚。
  5. 春满瑶卮:春天的气息弥漫,象征着富足的生活。
  6. 万寿同称庆:人们共同庆祝,表达对长寿和安宁的美好祝愿。
  7. 边陲静:边疆和平,没有战争,体现了国家安全。
  8. 太平全盛:国家繁荣昌盛,民众安居乐业。
  9. 永赖吾君圣:对君主的感激与依赖,反映出人民对国君的信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旭日比作新的开始,象征美好未来。
  • 对仗:如“边陲静,太平全盛”,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排比:通过“拜舞朝元正”、“春满瑶卮”等排比结构,增强了诗歌的气势和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国家的繁荣和安定,表达了对君主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展现了元代社会的和谐与富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旭日:象征希望和新的开始。
  • 五云:象征吉祥与繁荣。
  • 瑶卮:象征丰盛与庆祝。
  • 边陲:象征国家的安宁与安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百官班定”表现了什么? A. 国家不安
    B. 朝廷的稳定
    C. 明君的缺席

  2. “春满瑶卮”中的“瑶卮”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美丽的酒器
    B. 一种花卉
    C. 一种乐器

  3.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忧虑
    B. 感激与庆祝
    C. 哀伤

答案: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名作,表现了对人生和国家的思考。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和谐。

诗词对比:

  • 《渔舟唱晚》(作者:李白):同样表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和谐,但更侧重于个体的情感。
  • 《春望》(作者:杜甫):描绘了战乱后的国家与人民的苦难,情感基调相对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从古典到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