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其一 丙子夏日村墅》

时间: 2025-01-27 04:09:29

长昼方炎,画梁归喘寻泥燕。

桔槔声断,露稻幽香遍。

倚树当风,欲比闲云倦。

苹花院,小池波浅。

绿上窗纱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昼方炎,画梁归喘寻泥燕。
桔槔声断,露稻幽香遍。
倚树当风,欲比闲云倦。
苹花院,小池波浅。
绿上窗纱半。

白话文翻译:

正值炎热的长日,画梁下,归来的燕子在寻觅泥土。
桔槔的声响渐渐消失,露水中的稻香弥漫开来。
我倚靠在树下,微风拂面,心中想要与那悠闲的云朵比拟疲倦。
苹花盛开的院子里,小池水波荡漾,
窗纱上映着一半的绿意。

注释:

  • 画梁:指的是装饰精美的横梁,常用于古代建筑中。
  • 泥燕:指燕子用泥土筑巢,带有生动的意象。
  • 桔槔:一种打水的工具,声音象征着乡村的生活气息。
  • 露稻:指带露水的稻田,清晨露水使稻香更加浓郁。
  • 苹花:水边盛开的苹花,增添了诗中的美感。
  • 小池波浅:描绘了一池水波轻轻荡漾的宁静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尔堪(约1680-约1750),清代诗人,字子厚,号怀宕,晚号阿恕。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内心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丙子年(约1706年),正值夏季,描绘了乡村的安静与美好,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 其一 丙子夏日村墅》展现了诗人曹尔堪在炎热夏日里的闲适心境。整首词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自然的美,诗中透出一股淡淡的悠闲气息。开篇的“长昼方炎”便直接营造出一个炎热的夏日场景,紧接着“画梁归喘寻泥燕”,生动描绘了归来的燕子在寻觅泥土的情景,体现了生命的活力与生机。

接下来,诗人用“桔槔声断,露稻幽香遍”将乡村的生活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桔槔打水的声音渐渐消失,露水中的稻香却愈发浓郁,形成了一种和谐的乡村音景。诗人倚树而坐,感受着微风拂面,心中产生了与闲云比肩的渴望,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苹花院,小池波浅”则是对庭院景致的描绘,小池水波荡漾,给人以宁静与舒适的感受。最后一句“绿上窗纱半”将自然与人居环境的融合展现得恰到好处,绿意映衬着窗纱,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整首词以自然景观为载体,融入诗人内心的思考与感受,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夏日乡村画卷,展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昼方炎:描绘炎热的夏季长日,给人以暑气逼人的感觉。
  2. 画梁归喘寻泥燕:细腻地描绘燕子归巢及其生动的形象。
  3. 桔槔声断,露稻幽香遍:乡村生活的声音与自然香气交融,营造出宁静氛围。
  4. 倚树当风,欲比闲云倦: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的情感,渴望与云朵同样悠闲。
  5. 苹花院,小池波浅:展示了诗人所在的环境,富有诗意的意象。
  6. 绿上窗纱半:最后一句将内外景致结合,形成和谐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的状态与闲云相比,表达渴望。
  • 拟人:燕子的寻泥赋予了生命力。
  • 对仗:如“桔槔声断,露稻幽香遍”形成了音韵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乡村的自然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表现出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具有浓厚的田园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着春天与生机,带来了希望。
  • 稻香:代表丰收与自然的气息。
  • 苹花:美丽与闲适的象征,给人以愉悦感受。
  • 小池: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桔槔”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打水的工具
    • C. 一种花
    • D. 一种食物
  2. 诗人想要与什么比拟?

    • A. 燕子
    • B. 闲云
    • C. 树木
    • D. 小池
  3. 诗所描绘的季节是?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曹尔堪的词风更为细腻,富有生动的乡村生活气息,而王维则更具哲理性、空灵感。两者在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彰显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