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舟过彭泽》

时间: 2025-02-04 15:27:41

陶令辞官地。

想当年、风尘溷迹,本非初计。

千驷万钟都弗屑,何况区区斗米。

便从此、先生归矣。

人是羲皇时魏晋,除黄花、以外无知己。

千载下,懦夫起。

折腰我也知无谓。

叹年来、曳裾奔走,俗尘难洗。

宦海浮沉原有岸,觑得虚名敞屣。

买一叶、扁舟来此。

咫尺柴桑閒吊古,怅茫茫、一片蠡湖水。

停征棹,荐芳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 舟过彭泽
作者: 薛时雨 〔清代〕

陶令辞官地。想当年风尘溷迹,本非初计。
千驷万钟都弗屑,何况区区斗米。
便从此先生归矣。人是羲皇时魏晋,
除黄花以外无知己。千载下,懦夫起。
折腰我也知无谓。叹年来曳裾奔走,
俗尘难洗。宦海浮沉原有岸,
觑得虚名敞屣。买一叶扁舟来此。
咫尺柴桑閒吊古,怅茫茫一片蠡湖水。
停征棹,荐芳芷。

白话文翻译

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地方。想当年我在风尘中浑浑噩噩,根本不是我最初的打算。
千驷万钟的荣华富贵我都不屑,何况区区的一斗米。
所以我从此告别世俗,回归自然。人们在羲皇时代和魏晋时期之间,
除了黄花以外,真没有知音。千年之后,懦弱的人们又崛起。
我知道低头折腰是毫无意义的。感叹这些年来我在世俗中奔走,
又怎能洗净这尘世的污垢?宦海浮沉本有归处,
只是在这里看得虚名让人心生厌倦。买一只小舟来此。
咫尺的柴桑静静吊古,怅然若失的望着茫茫的蠡湖水。
停下船桨,献上芳草。

注释

  • 陶令:指陶渊明,东晋著名的隐士诗人,以辞官归隐著称。
  • 千驷万钟:形容极其丰厚的财富。
  • 斗米:古代计量米的一种单位,象征微薄的生活。
  • 羲皇:传说中的黄帝,古代中国的文化始祖。
  • 黄花:指菊花,象征清高、孤傲的品格。
  • 蠡湖:即湖的名称,象征广阔的自然景象。
  • 芳芷:指芳香的植物,常用于象征高洁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时雨,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诗词风格清新脱俗而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世俗的反思,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士人对官场浮沉感到失望,追求个人理想与自然和谐的时代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厌倦。

诗歌鉴赏

《金缕曲 舟过彭泽》是一首反映诗人对隐逸生活向往的作品。开篇提到陶渊明辞官归隐,展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比千驷万钟的富贵与斗米的微薄,表现出对物质生活的蔑视,强调精神世界的重要性。在“人是羲皇时魏晋,除黄花以外无知己”中,诗人对知音的渴望与孤独感愈发显露,表现出对当今世俗的失望与对逝去时代的怀念。

接下来的“宦海浮沉原有岸,觑得虚名敞屣”,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官场浮沉的看法,认为虚名是无用的,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淡然。在最后的描绘中,诗人通过“停征棹,荐芳芷”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归属感,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之间流露出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是一首极具哲理和艺术价值的抒情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陶令辞官地:引出陶渊明辞官回归自然的主题。
  • 想当年风尘溷迹,本非初计:表达自己对当年尘世生活的不满和反思。
  • 千驷万钟都弗屑,何况区区斗米:强调对物质财富的轻视,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 便从此先生归矣:决定回归自然,追求隐逸生活。
  • 人是羲皇时魏晋,除黄花以外无知己:表达对知音的渴求与孤独感。
  • 千载下,懦夫起:对后世懦弱者的失望与批评。
  • 折腰我也知无谓:对屈从于世俗的无奈与反感。
  • 叹年来曳裾奔走,俗尘难洗:感叹自己在世俗中奔波,无法洗净尘埃。
  • 宦海浮沉原有岸:表明世俗生活的波动是有归宿的。
  • 买一叶扁舟来此:决定购买小舟,寄情于自然。
  • 咫尺柴桑閒吊古:在柴桑附近静静地追忆古人。
  • 怅茫茫一片蠡湖水:感叹眼前的湖水,心中无尽的惆怅。
  • 停征棹,荐芳芷:停下船桨,献上芳草,象征高洁的心灵。

修辞手法

  • 对比:将物质与精神进行对比,强调内心追求的价值。
  • 象征:用“黄花”象征知音,用“扁舟”象征自由。
  • 排比:诗中多处使用排比手法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逸生活的理想,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陶令:象征隐逸与理想生活。
  • 千驷万钟:象征繁华与物质。
  • 黄花:象征孤独和知己难寻。
  • 扁舟:象征自由与宁静。
  • 蠡湖水:象征广阔与无尽的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陶渊明辞官后选择了哪种生活方式?

    • A. 继续做官
    • B. 隐居
    • C. 游历四方
    • D. 创作诗歌
  2. “千驷万钟”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物质财富
    • C. 自然
    • D. 文化
  3. 诗中的“黄花”象征的是什么?

    • A. 亲情
    • B. 知音
    • C. 名利
    • D. 时间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另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展现隐逸情怀。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体现孤独感。

诗词对比

  • 《金缕曲 舟过彭泽》《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前者更显哲理,后者则更具田园气息,展现不同风格的隐士情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 《陶渊明诗文研究》:专门研究陶渊明及其作品的专著。

相关诗句

陶令辞官地。下一句是什么

想当年、风尘溷迹,本非初计。上一句是什么

想当年、风尘溷迹,本非初计。下一句是什么

千驷万钟都弗屑,何况区区斗米。上一句是什么

千驷万钟都弗屑,何况区区斗米。下一句是什么

便从此、先生归矣。上一句是什么

便从此、先生归矣。下一句是什么

人是羲皇时魏晋,除黄花、以外无知己。上一句是什么

人是羲皇时魏晋,除黄花、以外无知己。下一句是什么

千载下,懦夫起。上一句是什么

千载下,懦夫起。下一句是什么

折腰我也知无谓。上一句是什么

折腰我也知无谓。下一句是什么

叹年来、曳裾奔走,俗尘难洗。上一句是什么

叹年来、曳裾奔走,俗尘难洗。下一句是什么

宦海浮沉原有岸,觑得虚名敞屣。上一句是什么

宦海浮沉原有岸,觑得虚名敞屣。下一句是什么

买一叶、扁舟来此。上一句是什么

陶令辞官地。下一句是什么

想当年、风尘溷迹,上一句是什么

想当年、风尘溷迹,下一句是什么

本非初计。上一句是什么

本非初计。下一句是什么

千驷万钟都弗屑,上一句是什么

千驷万钟都弗屑,下一句是什么

何况区区斗米。上一句是什么

何况区区斗米。下一句是什么

便从此、先生归矣。上一句是什么

便从此、先生归矣。下一句是什么

人是羲皇时魏晋,上一句是什么

人是羲皇时魏晋,下一句是什么

除黄花、以外无知己。上一句是什么

除黄花、以外无知己。下一句是什么

千载下,上一句是什么

千载下,下一句是什么

懦夫起。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