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词 其三》
时间: 2025-01-27 05:16: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阳峨宝阙,众星拱高垣。
寥寥太虚庭,巍巍无极尊。
白虎伏右騑,青龙承左辕。
玄武后躨跜,长离前腾骞。
黄灵正常居,万有归一元。
希微眇稊粟,浩荡灸乾坤。
高卑各奠位,神化无穷源。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的高阙上,众星环绕着高高的城墙。
寥落的太虚之庭,巍峨的无极尊显得庄严。
白虎伏在右侧,青龙承载着左边的车辕。
玄武在后踱步,长离在前飞腾。
黄灵安稳地居住,万物都归于一元。
微小的事物如稊粟般细小,浩荡的力量灸烤着整个天地。
高低各自安放自己的位置,神化的源头无穷无尽。
注释: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 峨:高耸的样子。
- 宝阙:指高耸的宫阙或楼阁。
- 太虚:指虚无缥缈的空间。
- 无极尊:指无极的尊贵境界。
- 白虎、青龙、玄武、长离:四象,分别代表方位和力量。
- 黄灵:指道教中的一种神灵。
- 希微:微小、细微的意思。
- 灸:指用火烤,象征着热烈的力量。
- 乾坤:天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梦得,号千秋,元代末年的杰出文学家,官至右丞相。他不仅精于诗词,还擅长散文和辞章。刘基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与哲理的思考,深受道教思想的影响。
创作背景:
《步虚词》系列是刘基在道教文化影响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宇宙、天地与人类关系的思考。这首诗是在重阳节时写的,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与感悟。
诗歌鉴赏:
《步虚词 其三》以其深邃的宇宙观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刘基对道教哲学的理解与体悟。诗的开头提到“重阳峨宝阙”,即以重阳节这一特殊时刻为背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节日的庆祝。随后,作者描绘了星辰环绕的高墙,展现了宇宙的辽阔与神秘。诗中多次提到的四象(白虎、青龙、玄武、长离),不仅是天地的象征,亦暗示了自然力量的调和与对立。
诗的中段则通过“黄灵正常居,万有归一元”表达了道教的核心思想:万物归一,强调了宇宙的统一性和自然法则的和谐。最后几句“高卑各奠位,神化无穷源”,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探讨了高低、大小之间的关系以及神秘力量的源头。
整体来看,诗作以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丰富的宇宙意象,展示了刘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道教思想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阳峨宝阙,众星拱高垣:重阳节的高阙上,星星环绕着高耸的城墙,表示节日的庄重与宇宙的神秘。
- 寥寥太虚庭,巍巍无极尊:空旷的太虚之庭,巍峨的无极尊显得庄严,突显了宇宙的广阔和深邃。
- 白虎伏右騑,青龙承左辕:白虎和青龙分别象征着力量和方向,描绘了自然的对称与和谐。
- 玄武后躨跜,长离前腾骞:玄武与长离的形象进一步丰富了四象的意象,表现了力量的运动与变化。
- 黄灵正常居,万有归一元:万物归一,强调了道教的和谐思想。
- 希微眇稊粟,浩荡灸乾坤:微小的事物和浩荡的力量,表现出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
- 高卑各奠位,神化无穷源:强调了万物各有其位,体现了自然的秩序与神秘力量的无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神话元素结合,增强了诗的神秘感。
- 对仗:如“白虎伏右騑,青龙承左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对称美。
- 象征:四象及黄灵等元素象征着自然力量与道教哲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宇宙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强调万物归一、自然和谐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 宝阙:代表高贵与神圣的空间。
- 四象:象征自然力量的平衡与对立。
- 黄灵:道教中和谐力量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重阳节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和谐
C. 宇宙的神秘
D. 以上都是 -
诗中提到的四象有哪些?
A. 白虎、青龙、玄武、长离
B. 虎、龙、蛇、鸟
C. 风、火、水、土
D. 山、河、海、天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个人情感
B. 道教的和谐思想
C. 对历史的反思
D. 自然的美
答案:
- D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但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抒发。
- 《登高》: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人生的哲理与壮阔。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道教文化与诗词》
- 《刘基诗文集》